尿毒症患者的肌酐指标会显著升高,通常超过707μmol/L,反映肾脏功能严重受损。肌酐是肌肉代谢产物,主要由肾脏排泄,其升高提示肾脏过滤功能下降。尿毒症的治疗包括透析、肾移植和药物治疗,需综合评估病情选择合适方案。
1、肌酐指标升高的原因。肾脏功能衰竭是尿毒症的核心问题,肌酐无法正常排泄,导致血液中浓度升高。慢性肾脏病、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疾病长期损害肾单位,最终发展为尿毒症。遗传因素如多囊肾、遗传性肾炎也可能引发肾功能下降。环境因素如长期接触重金属、药物肾毒性物质也会加速肾功能丧失。外伤、急性肾损伤未及时治疗,可能转为慢性肾衰竭。
2、尿毒症的治疗方法。透析是常见的治疗手段,分为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血液透析通过机器清除血液中的废物,每周需进行2-3次。腹膜透析利用腹膜作为滤膜,患者可在家操作,每日进行4-5次。肾移植是根治方案,需匹配供体并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术后生活质量显著提升。药物治疗包括使用降压药控制血压,如氨氯地平、缬沙坦;使用降糖药控制血糖,如二甲双胍、胰岛素;使用磷结合剂降低血磷水平,如碳酸钙、司维拉姆。
3、生活方式的调整。饮食方面,需限制蛋白质摄入,选择优质蛋白如鸡蛋、鱼类;避免高磷食物如奶制品、坚果;控制盐分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运动方面,适度锻炼如散步、瑜伽有助于维持身体机能,避免剧烈运动以防疲劳。心理支持也很重要,患者可通过心理咨询、病友交流缓解压力,家属应给予充分关心和陪伴。
尿毒症患者需定期监测肌酐指标,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早期发现和干预至关重要,避免肾功能进一步恶化。综合治疗结合健康生活方式,可有效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保持乐观心态,主动学习疾病管理知识,增强自我护理能力。通过科学管理和合理调养,尿毒症患者仍能维持较好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