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刷牙”被推翻?医生提醒:不留心这4点,反引发牙周病
晚上刷完牙准备睡觉时,你有没有突然想起“好像忘记吃宵夜了”?先别急着去厨房,关于睡前刷牙这件事,可能我们一直都存在误解。那些年坚持的护牙习惯,说不定正在悄悄伤害你的牙龈!
一、刷牙时间有讲究
1、饭后30分钟再动牙刷
刚吃完饭时口腔处于酸性环境,立即刷牙会损伤牙釉质。特别是吃了酸性食物后,建议先用清水漱口,等待半小时再刷牙。
2、睡前1小时完成清洁
很多人习惯临睡前刷牙,其实口腔需要时间形成保护性菌膜。提前1小时刷牙,既能清洁食物残渣,又不会破坏口腔自洁机制。
二、牙刷选择暗藏玄机
1、软毛牙刷更适合夜间使用
夜间唾液分泌减少,牙龈更脆弱。中等硬度牙刷可能造成肉眼不可见的微小损伤,建议选择超软毛牙刷。
2、电动牙刷并非人人适用
虽然清洁效率高,但振动频率不当可能加重牙龈退缩。牙龈敏感者建议咨询专业人士后再选择。
三、牙膏用量常被忽视
1、豌豆大小刚刚好
过量牙膏会产生大量泡沫,反而影响清洁效果。成人每次用量约0.5克(豌豆大小)即可。
2、含氟牙膏夜间更有效
氟化物能在睡眠时持续保护牙齿,但6岁以下儿童要控制用量,避免吞咽。
四、刷牙后的关键动作
1、不要立即漱口
刷完牙后吐出多余泡沫即可,保留少量氟化物在口腔能增强防龋效果。过度漱口会冲走保护成分。
2、牙线使用要轻柔
夜间使用牙线时动作要慢,避免损伤牙龈。遇到难以清理的牙缝,可以改用牙缝刷。
原来我们每天都在重复的护牙动作,藏着这么多学问!记住这些细节,别让刷牙变成伤牙的元凶。今晚开始,给牙齿一个真正温柔的晚安仪式吧。一口好牙,才是最好的“宵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