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斑块是导致严重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是脑血管疾病的一级、二级预防的重要干预靶点。不稳定斑块应归属于中医“脉痹”范畴,本虚标实为其基本病性,其中本虚以脾肾不足为主,痰瘀互结为标实,是疾病核心病机。那么稳定和缩小斑块用什么药呢?一起看看看吧。
稳定和缩小斑块用什么药
不稳定斑块在治疗上应注重痰瘀同治,在常用的健脾祛瘀化痰的草木类药味以外,可适当加入搜风通络之力较强的药物,加强祛瘀通络的功力。现代药理研究提示,应用具有抗炎、调节内皮细胞功能,降脂调节代谢,改善血液循环等方面作用的药物,干预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过程,能达到抗动脉粥样硬化及稳定斑块的效果。
不稳定斑块进展缓慢,进程较长,可逆性差,属于慢性疾病范畴。他汀类药物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药物,但长期服用存在肝肾损伤、肌肉损伤等不良反应。中医药在该范畴展现出独特的优势。关于不稳定斑块的中医研究众多,逐渐形成了痰湿瘀致病、毒邪致病、湿热致病等学说,相应地提出了健脾祛痰化瘀、清热解毒、软坚散结等治疗方法。
中成药通心络胶囊系统构建脉络学说,独特“搜剔疏通”组方体现了血管全程保护的作用特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由血液异常与血管病变共同导致,其预防和治疗均需要同时干预血液与血管。通心络胶囊组方独特、强效通络、保护内皮、稳定斑块、缩小斑块、解除血管痉挛,全面保护疏通血管,是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基础用药。
我国医学专家们通过多年临床实践,提出了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联合通心络胶囊作为防治心脑血管病的“金三角”方案。
国内外多项实验研究表明,通心络胶囊既能降脂、抗凝、抗炎、保护血管内皮,预防血管斑块形成;还能稳定易破裂斑块、解除血管痉挛,防止斑块破裂。对于放支架、溶栓后的患者,通心络胶囊还可以预防血管再狭窄,保护和再生缺血区的微血管。所以它不仅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病,还可以有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缺血、心梗/脑梗后遗症等。
通心络胶囊与阿司匹林合用,既可以提高抗血小板聚集、抗凝的效果,又可以减少阿司匹林的用量,降低阿司匹林抵抗;通心络胶囊与他汀类组合,可以增强降脂、抗炎效应,把降脂药物用量降到较低,而降脂效果又可以达到很好。
“金三角”方案不仅可以实现未发生心脑血管病高危人群的一级预防,还能对已经发生心脑血管病的患者,尤其是发生过心梗、脑梗的患者进行二级预防。即使是放过支架、溶过栓的患者也要坚持长期应用这一方案。“金三角”既防又治,对于心脑血管病是一个未病先防、有病防变、病后防复发的方案,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做好这四点,也能有效稳定和缩小斑块
1、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很多研究表明,低密度脂蛋白和血管斑块增长关系密切,很多血管斑块的形成,都和过度饮食造成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升高有直接关系。当低密度脂蛋白胆控制小于1.8mmol/L时,血管斑块生长减慢,或者停止生长,当这个指标小于1.4mmol/L时,血管斑块有可能缩小逆转。
2、改善生活方式。包括,加强有氧运动,调整睡眠。吸烟容易造成血管内皮损伤,引起血管炎症反应,加速血管硬化进程。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能够改善血液循环,增加血管弹性,有利于控制血压,对血管斑块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3、减轻心理压力。心理压力是造成血管硬化斑块、引起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因素。网络上经常看到的猝死等意外事件,多数与长期的心理压力太大有关。长期压力过大,引起体内肾素-血管紧张素代谢紊乱,引起血压升高,血管收缩,心脏耗氧量增加,是诱发心血管病的重要原因。
关于“稳定和缩小斑块用什么药”的问题,通过本文的阅读,相信您已经有所了解了。动脉粥样硬化,血管斑块是引发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根本原因,但是斑块并不可怕,只要科学预防,合理用药,积极控制危险因素,血管斑块就能得到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