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教你:正确认识胆囊炎,不要过度治疗,不做重复检查!
胆囊里的小石头,到底是该"保"还是"切"?这个问题困扰着无数体检发现胆囊问题的朋友。有些人把胆囊炎当成洪水猛兽,急着要手术;也有人对反复发作的疼痛视而不见。其实关于这个"胆汁仓库"的养护,现代医学早已有了更科学的认识。
一、胆囊炎的真面目
1、沉默的大多数
体检发现的胆囊结石中,约70%终身不会发作。这些"安静"的结石就像住在胆囊里的乖房客,只要不闹事,完全可以和平共处。
2、疼痛的真相
典型发作是右上腹持续胀痛,可能向右肩放射。但要注意区分:饭后隐隐作痛可能是胃炎,突然剧痛伴呕吐才更符合胆绞痛特征。
3、危险的信号
出现发热、皮肤发黄、大便变白等表现,可能提示胆管堵塞,这种情况需要立即就医。
二、检查手段怎么选
1、B超足够筛查
对于初步检查,超声准确率可达95%。没必要一开始就做CT或核磁,除非怀疑并发症。
2、复查有讲究
无症状结石每年复查一次即可。但若出现过症状,建议3-6个月复查,观察结石变化情况。
3、别被假阳性吓到
检查报告写的"胆囊壁毛糙"未必是炎症,可能是检查时胆囊没有充分充盈造成的假象。
三、治疗选择的智慧
1、不痛不治原则
没有症状的胆囊结石,吃药溶石效果有限,手术反而可能带来更多消化问题。
2、手术时机
一年发作超过3次,或曾因胆囊炎住院,建议考虑择期手术。现在腹腔镜手术创伤很小。
3、术后适应期
切除胆囊后1-3个月,饮食要逐步从低脂过渡到正常。身体会自行调节胆汁分泌节奏。
四、日常养护关键点
1、饮食节奏很重要
规律三餐,避免长时间空腹。早餐尤其关键,能促使胆囊定时排空。
2、脂肪不是越少越好
完全无油饮食反而易形成结石,每天20-25g植物油有助于胆囊收缩。
3、警惕快速减肥
体重骤减会使胆固醇代谢紊乱,增加结石风险。建议每月减重不超过4斤。
记住,胆囊不是非留不可,也不是切了更好。就像对待身体的其他器官一样,我们需要的是理性评估和科学养护。与其整天担心胆囊里的那颗小石头,不如把注意力放在建立良好的饮食规律上。毕竟,预防永远比治疗更轻松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