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衡水一位14岁女孩因学习压力大,于是经常会戴耳机来听歌,结果时间一久后发现自己听力有些下降,甚至还会出现耳鸣等不适感。
无奈女生只好去医院进行检查,结果被诊断为噪音性耳聋。
遗憾的是,女生由于时间太长,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目前已经造成不可逆的情况。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调查,在噪声级85分贝和90分贝的环境中工作30年,耳聋的可能性分别为8%和18%。
“耳机”是我们必不可少的听歌神器,尤其是随着这一两年主动降噪耳机的流行,耳机方便又时尚,已经成为年轻人的必备品。
从主动降噪耳机原理的来说,其内置的主动降噪电路首先对环境噪音进行采集和分析,再通过对噪音声波的分析,制造反向的声波,此声波和环境噪声结合后会互相抵消,声音入人耳时,由于噪音和反向声波的抵消,听到的音乐就更加纯粹了。所以说,主动降噪耳机一般是通过主动产生“反相噪声”来实时抵消噪声的,在开启降噪后的效果是十分明显的。平时在嘈杂喧嚣的环境中,也不用跟一般耳机那样通过调大音量来压制噪声。这样的话,长时间听歌也不会觉得累,某种程度上说其实主动降噪有效的保护了人耳的听力。
实际佩戴主动降噪耳机在嘈杂环境中听音乐的确会更加清晰,但是有一部分降噪耳机的使用者在体验时耳朵会感觉不太舒服,会觉得闷,有时候严重了会出现恶心的状况。那这个究竟是不是耳机的降噪功能引起的呢?
从降噪原理来看,如果从耳机产生的反向音正好能和噪声抵消,也就是两者能正好成180度的相位差,在这种理想状态下就能体验到完美的降噪效果。但事实上,由于各个降噪耳机设计(比如芯片、算法)的不完美性,或多或少会出现一定的偏差。按照最严重的情况来看,如果不能准确维持刚好180度的相位差,所导致的这个误差部分,会使得耳机不但不能降低信号,反而会放大信号,偏差大到180度时,其实就相当于反而把噪声增大一倍!这也是伤害人耳的一个因素之一。
如果降噪功能发挥的降噪效果失常的话,就会影响到实际体验。不过这样的情况也是个例,不是普遍情况。还有一种因素就是主动降噪耳机使用者的个人佩戴习惯了,常见的主动降噪耳机从佩戴方式来说一般分为入耳式耳机和头戴式耳机。相对而言入耳式的密封性更好,致使耳朵的内环境也发生了变化。如果过于长期佩戴或者说耳塞跟耳朵贴合度不是特别好的话,可能就会出现一些不适的状况。比如,入耳式很好的阻塞了耳道同时也堵住了空气的流通,对于细菌来说,这时的耳道变成了最好的栖息地。而长期佩戴后,耳道容易发炎、感染,耳道内脆弱的器官可能会受到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