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跑步能把5类病跑没?医生指出:60岁后这样动,降低患病风险

长期跑步确实能带来惊人的健康收益,但说"把病跑没"可能有些夸张。不过科学运动确实能显著改善多种慢性病症状,尤其对中老年人效果更明显。来看看跑步如何成为你的"天然药方"。

长期跑步能把5类病跑没?医生指出:60岁后这样动,降低患病风险

一、跑步改善的5类健康问题

1、心血管疾病

规律跑步能增强心肌收缩力,使血管弹性增加。研究显示坚持跑步可使冠心病发病率降低45%,还能帮助控制血压。

2、代谢综合征

跑步时肌肉对糖分的利用率提高,能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每周3次30分钟慢跑,三个月后血糖指标会有明显变化。

3、骨关节问题

适度的跑步刺激能增加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但要注意已有严重关节病变的人需要医生评估后再决定运动方式。

4、情绪障碍

跑步时分泌的内啡肽是天然抗抑郁剂。很多跑者都体验过"跑步高潮",那种愉悦感能持续数小时。

5、免疫功能

中等强度跑步能激活免疫细胞,但过量运动反而会抑制免疫。建议每周总跑量控制在30-50公里为宜。

二、60岁后的科学跑步方案

1、装备选择

选缓冲好的跑鞋,必要时使用护膝。衣服要透气排汗,夏天戴空顶帽,冬.天注意保暖。

长期跑步能把5类病跑没?医生指出:60岁后这样动,降低患病风险

2、运动处方

从快走开始过渡,采用跑走结合的方式。建议每周3-4次,每次20-40分钟,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70%。

3、营养补充

运动后及时补充电解质,多吃含钙食物。可以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胶原蛋白,但不要依赖补剂。

4、风险防范

注意路面平整度,避免跌倒。随身携带急救卡,写清楚病史和紧急联系人。

三、这些情况要特别注意

1、血压超过160/100mmHg要先控制血压

2、空腹血糖>13.9mmol/L时避免剧烈运动

3、严重骨质疏松患者建议改游泳或骑自行车

4、冠心病患者运动时要有人陪同

5、关节手术半年内要遵医嘱运动

长期跑步能把5类病跑没?医生指出:60岁后这样动,降低患病风险

跑步是最平等的健康投资,只要一双跑鞋就能开始。但记住要量力而行,60岁后运动更要注意"适量"二字。从每天10分钟快走开始,慢慢你会发现自己爬楼梯不喘了,体检报告上的箭头变少了。健康从来不是一蹴而就,但每一步都算数!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