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岁阿婆头晕当贫血,拖到中风才后悔!医生:这些信号早该警惕
早上买菜突然眼前发黑,以为是没吃早饭低血糖;爬楼梯时头晕目眩,总说"年纪大了都这样"。68岁的李阿婆怎么也没想到,这些被她忽视的小症状,最后竟演变成威胁生命的脑中风。神经科医生痛心地说:太多人把中风前兆当成普通衰老现象!
一、最容易被误会的5个危险信号
1、突发性头晕目眩
不同于普通的疲劳头晕,中风前兆的眩晕往往伴随天旋地转感,持续时间超过1分钟。约40%的小中风患者首发症状就是剧烈眩晕。
2、短暂性视物模糊
突然出现的单眼视物模糊或视野缺损,通常几分钟内恢复。这不是老花眼加重,而是颈动脉供血不足的典型表现。
3、无缘无故打哈欠
连续频繁打哈欠可能是脑缺氧的预警。当血管狭窄达到70%以上,机体就会通过打哈欠来代偿性增加供氧。
4、突然拿不稳东西
端着的碗突然掉落,系扣子变得笨拙。这种细微动作障碍,常提示小脑或基底节区供血异常。
5、短暂性说话不清
持续几分钟的吐字含糊或找词困难,医学上称为"短暂性失语",是语言中枢缺血的红色警.报。
二、三类人群要特别当心
1、高血压老病号
血压控制不稳会持续损伤血管内皮,就像水管内壁长了锈垢。这类患者出现小症状更要及时就医。
2、长期房颤患者
心脏乱跳容易形成血栓,统计显示房颤患者中风风险是常人的5倍。服用抗凝药者不可擅自停药。
3、颈动脉斑块人群
体检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相当于随身带着"不定时炸.弹"。要定期做颈动脉超声监测。
三、抓住黄金抢.救时间
1、记住"FAST"口诀
Face(面部下垂)、Arm(手臂无力)、Speech(言语不清)、Time(立即就医)。从发病到溶栓的最佳时间窗是4.5小时内。
2、不要做的三件事
给患者喂水喂药、随意搬动身体、用力掐人中。这些错误操作可能加重病情。
3、就近选择卒中中心
提前了解家附近有溶栓资质的医院,突发状况时能节省宝贵时间。
四、日常预防的四个关键点
1、监测三高指标
血压建议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不超过7%。
2、改变烹饪方式
多用蒸煮炖,少用煎炸炒。每天食盐量控制在5克以内,相当于一啤酒瓶盖。
3、坚持适度运动
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运动时心率保持在(220-年龄)×60%左右。
4、定期血管检查
40岁以上建议每年做颈动脉超声,有家族史者要提前到35岁开始筛查。
那些被当成"老年正常现象"的小症状,可能是身体在拼命报.警。就像老房子着火前会有焦糊味,我们的血管堵塞前也会发出求.救信号。别让父母的"没事没事"耽误了救治时机,转发给家人看看,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