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张压低就没有高血压风险?这项国际新研究并不靠谱

来源:头条

关于高血压患者血压应该控制到多少的问题,目前各大相关指南都以130/80mmHg为基本的降压目标,但对于一部分老年高血压患者朋友,存在着单独收缩压升高,脉压差大的情况,如果要将血压的收缩压控制到130以下,就会导致舒张压降低到一个较低的水平,对于这种情况,到底如何平衡血压控制目标呢?是不是只需要控制收缩压,舒张压就不用管了呢?最近发布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Circulation》(循环杂志)上的一篇研究文章,对这个问题作出了汇总分析,并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用最新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发现,舒张压降低到50mmHg以下,也不会增加心脑血管风险。

舒张压低就没有高血压风险?这项国际新研究并不靠谱

要说起这项研究的研究者,来头那可是真的不小,该研究由美国国家预防和心血管健康研究所主导,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团队参与,该研究汇总分析了全球47407例高血压患者(平均年龄)的生存数据,通过排除相关基因影响后的新研究方法,对舒张压与心血管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非线性的孟德尔随机化研究,同时该研究也用传统的统计方法对舒张压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鉴于收缩压与舒张压具有强关联性,该研究也对收缩压进行了建模分析。

从分析结果来看,用传统的统计方法进行研究,舒张压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J”型关系,当舒张压低于60mmHg时,同样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从下图我们可以看出,舒张压在约60到75mmHg时,心血管疾病风险更低,而舒张压过高或过低,心血管疾病风险都会有增加的趋势。

但采用新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的过程中,在去除基因遗传影响后,统计分析结果,并没有发现J型关系的证据,结果显示随着舒张压的下降,心血管疾病风险呈持续下降趋势,简单来说就是,舒张压降得越低,心血管疾病风险越低,即使低于50mmHg,也不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而对收缩压的建模分析则证明,收缩压高于120mmHg,会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看到如此大型的科学研究,又是如此权威机构完成的科学性很高的统计分析结果,是不是很多朋友会觉得,我们在血压控制的时候,应该完全不必考虑舒张压降到多少的问题,而是应该以控制收缩压为目标,尽量地将收缩压控制到120mmHg,就能够更好地保证心血管健康了呢?而该项研究的领导者,McEvoy教授也提出了类似的建议:在可能且没有副作用的情况下,将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水平降到100-130mmHg之间,不用担心舒张压值。

关于这样的观点是否真的正确呢?我们不妨从最基本的血压机理来思考这个问题。血压指的是我们身体中不断循环的血液对动脉血管壁形成的侧面压力,这种压力是保证身体各个器官供血的重要保证,在心脏收缩时,更多血液进入血管,血管壁承受压力较大,就是我们测得的收缩压值,而当心脏舒张时,血液回流心脏,血管壁保持弹性回缩,同样会保持一定的压力,以保证在心脏舒张时各个器官的血液供应,同时舒张压的维持,也是维持血液在体内形成正常动力循环的重要保证。

舒张压低就没有高血压风险?这项国际新研究并不靠谱

因此,如果从基本原理来考虑舒张压的生理意义,舒张压的过度降低当然就不是没有风险的。舒张压对于维持心脏供血,以及心脏舒张期其他重要脏器,如大脑,肾脏的供血都是非常重要的,舒张压如果降得过低,就有可能会影响相关器官的营养和氧气供应,如果为了严格的控制收缩压,而不考虑舒张压的问题,一方面身体可能会产生不耐受,引起低血压而引起各种不适甚至影响心脏的正常活动;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心脑肾在心脏舒张期的血液供应,从而对各个器官的健康形成不良影响。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为了控制收缩压,而出现舒张压降得过低情况的,多数情况下都是老年人,老年人本身血管弹性就较弱,存在脏器逐渐衰竭的风险,而如果舒张压不控制低限,降得过低,对于身体各方面形成的健康危害可能就会更大。

对于上述研究的结论,虽然科学性强,也是国际权威机构完成的研究,但我们也不妨抱着科学性批判性的态度选择性吸收相关的研究结论,收缩压的控制当然是非常重要的,收缩压升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增加,已经为越来越多的研究所证明,但对于舒张压应该如何适度控制,避免舒张压降得过低影响身体健康,还是不用考虑舒张压,严格控制收缩压就能获得更大的获益,还是应该画上一个问号,如果让我个人推荐的话,我倒宁愿选择传统统计方法得出的结论,如果可以应该尽量地将舒张压控制在60~75mmHg之间,在此基础上,再来加强收缩压的积极控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