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须知:血糖监测不用天天扎手指,3种情况对号入座更科学

测血糖这件事,糖友们是不是每天都在和手指头"过不去"?看着满是指眼的手指头,心里直犯嘀咕:难道真要扎到天荒地老?其实啊,血糖监测这事儿讲究的是"精准打击",不是"狂轰滥炸"。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哪些情况才真正需要你举起那根"小银针"。

糖尿病人须知:血糖监测不用天天扎手指,3种情况对号入座更科学

一、必须测血糖的3个关键时刻

1、调整治疗方案时

换新药的头3-5天,每天至少要测4次(空腹+三餐后2小时)。就像给新车做磨合期监测,这时候的数据最能反映药物效果。

2、出现异常症状时

突然心慌手抖、出虚汗?可能是低血糖来袭。这时候测一下,低于3.9mmol/L就要赶紧吃颗糖。反过来,如果老是口渴尿多,测出血糖>13.9mmol/L就得警惕酮症酸中毒。

3、尝试新食物后

嘴馋吃了块小蛋糕?别慌,重点看餐后2小时血糖。这个时间点的数据能告诉你,这种食物到底能不能进你的"白名单"。

二、可以偷懒的3种情况

1、血糖长期稳定时

如果连续3个月糖化血红蛋白都<7%,空腹血糖保持在4.4-7.0mmol/L之间,可以适当减少到每周测2-3天。

2、规律生活期间

每天吃差不多的食物,做差不多的运动,血糖基本"按套.路出牌"时,可以改成隔天监测。

3、佩戴动态血糖仪时

这个小圆片能每5分钟自动记录血糖值,戴着它的时候,手指头就能暂时"放假"啦。

糖尿病人须知:血糖监测不用天天扎手指,3种情况对号入座更科学

三、测血糖的黄金法则

1、不同手指轮着来

别可着一根手指薅,十根手指排班表安排上。建议从小指开始,给常用的拇指、食指多点休息时间。

2、采血前搓搓手

冬.天手指冰凉时,先搓热再测,能避免血量不足反复扎针。记住酒精消毒后要等完全挥发,否则测出来会偏低。

3、试纸要"现开现用"

开罐超过3个月的试纸可能"说谎",特别是没密封好的。就像薯片受潮就不脆了,试纸受潮也会失准。

四、这些误区要避开

1、只测空腹不测餐后

很多人早上测完就安心了,其实餐后血糖才是"重头戏"。就像考试不能只看选择题分数,大题得分更重要。

2、盯着数字上蹿下跳

血糖仪允许有±15%的误差,偶尔高0.几不用太焦虑。要看整体趋势,别跟单个数值较劲。

3、测完不做记录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血糖值、饮食、运动都记下来。下次复诊时,医生一看就知道该怎么调药。

糖尿病人须知:血糖监测不用天天扎手指,3种情况对号入座更科学

其实啊,测血糖就像给身体做"天气预报"。既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没必要每小时都看气压计。找到适合自己的监测节奏,既能保护好手指头,又能把血糖管得明明白白。下次举起采血针前,先想想是不是真的需要测,说不定你的手指头会偷偷笑出声呢!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