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男子体检一切正常,3个月后查出肠癌!医生:这5个信号最易被忽视
45岁的张先生怎么也没想到,年初体检报告上"一切正常"四个大字,三个月后竟会变成"结肠癌中期"的诊断结果。体检报告上的那些正常指标,原来都是会骗人的"温柔陷阱"!
一、体检报告没异常≠绝对健康
1、体检项目有盲区
常规体检的血常规、尿常规等基础项目,很难发现早期肠道病变。连最基础的便常规检查,很多人都会嫌麻烦主动放弃。
2、肿瘤指标会骗人
像CEA这类肿瘤标志物,早期阳性率不足50%。很多人直到肿瘤转移,指标才开始异常波动。
3、设备分辨率有限
普通B超对小于1cm的肠息肉几乎无能为力,连肠镜都可能漏诊平坦型病变。
二、最易被忽视的5个危险信号
1、排便习惯改变
突然出现的便秘腹泻交替,或是持续两周以上的排便不规律,都可能是肠道发出的求.救信号。
2、便便形状变细
如果发现粪便持续变细如铅笔,要当心肿瘤占据肠腔空间。
3、莫名贫血乏力
没有节食却出现血红蛋白下降,可能是肠道慢性出血导致的缺铁性贫血。
4、腹胀腹痛反复
位置固定的隐痛,饭后加重的腹胀,都值得做个详细检查。
5、体重莫名下降
半年内体重减轻超过5%,又没有刻意减肥,一定要排查肿瘤可能。
三、高危人群要当心
1、40岁以上人群
肠癌发病率从40岁开始明显攀升,建议每5年做一次肠镜。
2、有家族史的人
直系亲属患过肠癌的,发病风险比普通人高2-4倍。
3、长期外卖族
高脂低纤的饮食结构,会让肠道黏膜长期受刺激。
4、久坐不动的上班族
缺乏运动会导致肠道蠕动减缓,代谢废物滞留时间延长。
5、老烟枪和酒友
烟草中的致癌物会直接损伤肠道,酒精则会刺激黏膜病变。
四、黄金筛查方案
1、便潜血检查
每年一次,价格便宜但能发现微量出血。
2、肠镜检查
40岁后每5-10年做一次,能直接观察整个结肠情况。
3、CT仿真肠镜
适合不能耐受普通肠镜的人群,但小病灶可能漏诊。
4、基因检测
有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可以检测相关基因突变情况。
那位45岁的患者后来坦言,其实早就有排便不规律的症状,只是觉得"体检都正常"就没在意。现在医疗技术这么发达,肠癌如果早期发现,治疗几率能超过90%。千万别让"体检正常"的假象,耽误了真正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