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毫米的肠息肉,20年后变成癌,后悔莫及!该如何对待肠息肉?
5毫米的肠息肉,20年后变成癌?这个藏在肠道里的"定时炸.弹",可能正在忽视!体检报告上"肠息肉"三个字,很多人不当回事,殊不知有些息肉真的会悄悄癌变。今天带你彻底搞懂这个肠道里的"不速之客"。
一、肠息肉到底有多危险
1、不是所有息肉都会癌变
像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基本是"良民"。但腺瘤性息肉就危险了,尤其是绒毛状腺瘤,癌变率能达到30%以上。直径超过1厘米的息肉,癌变风险直线上升。
2、癌变需要漫长时间
从息肉到癌症通常需要5-15年,这给了我们充足的干预时间。但很多人因为没症状,一拖就是十几年,等出现便血便时往往为时已晚。
二、3类人要特别当心
1、40岁以上人群
年龄越大风险越高,建议40岁后每3-5年做次肠镜。有家族史的更要提前到35岁开始筛查。
2、长期便秘或腹泻者
肠道长期受刺激,容易诱发息肉。特别是便秘时用力排便,可能造成肠道黏膜损伤。
3、爱吃红肉和加工肉制品
香肠、火腿等加工肉制品中的亚硝酸盐,是明确的致癌物。每天吃50克加工肉制品,肠癌风险增加18%。
三、发现息肉怎么办
1、5毫米以下可观察
医生可能会建议先观察,6-12个月后复查。但一定要按时复查,别掉以轻心。
2、及时切除更安心
现在肠镜下切除息肉很方便,基本没有痛苦。切除后要送病理检查,确定性质。
3、术后定期复查
即使切除了,也要按医嘱复查。通常术后1年要再做肠镜,没问题的话可延长间隔。
四、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1、膳食纤维是肠道"清道夫"
每天保证25-30克膳食纤维摄入,燕麦、杂粮、绿叶菜都是好选择。膳食纤维能缩短致癌物在肠道停留时间。
2、运动能降低26%的风险
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快走、游泳都不错。运动能促进肠道蠕动,减少便秘。
3、控制体重很关键
腰围每增加1厘米,肠癌风险增加2%。男性腰围别超90厘米,女性别超85厘米。
别等出现便血、腹痛才重视,那时可能已经晚了。现在就去翻翻去年的体检报告,看看有没有被忽略的"肠息肉"三个字。如果还没做过肠镜,40岁后一定要安排上。记住,预防永远比治疗简单,别让今天的忽视成为明天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