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提醒:上厕所出现5种异象,或是肠癌
35岁那年,我突然发现自己的裤子越来越松,还以为终于减肥成功了。直到便血出现,才意识到事情没那么简单。医生拿着肠镜报告说:"肿瘤已经长到5厘米了。"原来那些被我忽视的身体信号,都是肠癌发出的求.救信号...
一、5个最容易被忽视的肠道警.报
1、大便形状变细如铅笔
正常大便应该像香蕉般粗细均匀。如果持续出现细条状或扁带状大便,可能是肿瘤挤压肠道所致。特别是直径持续小于2厘米的情况,建议尽快检查。
2、排便习惯突然改变
原本规律的排便变得紊乱,时而腹泻时而便秘,或者出现"里急后重"(有便意却排不出)。这种变化若持续超过2周,就需要引起警惕。
3、便血颜色暗红发黑
不同于痔疮的鲜红色血迹,肠癌出血通常呈暗红色或柏油样黑色。血液与粪便混合均匀,有时还带有黏液,这是肿瘤表面出血的特征。
4、莫名消瘦和贫血
没有刻意节食减肥,体重却持续下降(如3个月内减轻5公斤以上)。伴随面色苍白、容易疲劳,可能是肿瘤消耗营养导致的贫血。
5、持续腹胀和隐痛
腹部不适感位置不固定,饭后加重,排气排便后缓解不明显。这种不适感会随时间推移逐渐加重,普通肠胃药难以缓解。
二、三类人最该做肠镜筛查
1、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
直系亲属中有肠癌患者的,建议比亲属发病年龄提前10年开始筛查。比如父亲50岁确诊,子女应从40岁起定期检查。
2、长期不良饮食习惯者
爱吃红肉加工食品、蔬菜摄入不足、喜欢高温油炸食物的人群,肠道更易发生病变。这类人35岁后就该把肠镜纳入体检。
3、慢性肠道疾病患者
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炎症性肠病,癌变风险比常人高10-20倍。需要每1-2年做一次肠镜监测。
三、预防肠癌的3个生活细节
1、每天保证30克膳食纤维
相当于1碗燕麦+2个苹果+1盘绿叶菜的组合。膳食纤维能缩短致癌物在肠道停留时间,是天然的"肠道清洁工"。
2、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
快走、游泳、骑自行车都可以。运动时肠道蠕动加快,能有效预防便秘和肠道淤积。
3、每年做一次便潜血检查
40岁以上人群,即便没有症状也应每年检测。这项几十元的检查,能发现肉眼看不见的微量出血。
现在我的抗癌之路已经走过3年,最想告诉大家的是:肠癌是少数能通过早期筛查预防的癌症。那些被我当初当作"小毛病"的信号,本可以更早引起重视。别像我一样,等到血常规报告一片飘红才后悔莫及。下次如厕时多看一眼,可能就是救.命的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