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池里游泳担心被传染性病?一般并不会传染,做好这4个要点的话
夏天一到,泳池就成了避暑胜地。可每次看到池水里漂浮的头发丝,总忍不住担心:这水干不干.净?会不会染上什么奇怪的病?别慌,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泳池里的那些"健康谣言"。
一、泳池里会传染性病吗?
1、病原体存活条件苛刻
HIV、梅毒等性病病原体离开人体后,在泳池的氯消毒环境下很难存活。这些病毒需要特定温度和体液环境,泳池水完全不符合它们的生存要求。
2、传播途径不成立
性病主要靠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传播。泳池水经过循环过滤和消毒,即使有微量病原体也会被稀释到无法致病的浓度。
二、真正要当心的4种健康风险
1、红眼病
池水中的氯可能刺激眼睛,但真正的传染性结膜炎需要直接接触患者分泌物。游泳时戴好泳镜就能有效预防。
2、皮肤感染
脚气等真菌喜欢潮湿环境,公共淋浴区的地面是重点防范区域。建议自带拖鞋,游完立即冲洗。
3、消化道疾病
如果误吞被污染的池水,可能引发腹泻。选择卫生达标的泳池,避免呛水很重要。
4、过敏反应
消毒剂可能刺激敏感肌肤,建议游泳后立即用清水冲洗,必要时涂抹保湿乳液。
三、安全游泳的4个黄金法则
1、选对场所
查看泳池公示的卫生等级,观察水质是否清澈见底,闻闻有没有刺鼻氯味。正规泳池每天都会公示pH值和余氯值。
2、做好防护
泳帽能减少头发掉进水里,耳塞可预防中耳炎。皮肤有伤口时最好暂停游泳。
3、注意卫生
下水前必须淋浴,游泳时不要随地吐痰。每游1小时建议休息片刻,补充水分。
4、及时清洁
游完后用流动水彻底冲洗,重点清洁耳道、腋下等部位。女性建议排尿冲洗尿道。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经期女性
可以使用卫生棉条,但量多时不建议游泳。结束后要特别注意清洁。
2、皮肤病患者
湿疹、皮炎发作期要避免游泳,防止氯刺激加重症状。
3、免疫力低下者
化疗患者等特殊人群,建议咨询医生后再决定是否游泳。
记住,正规运营的泳池比自然水域安全得多。北京市疾控中心检测显示,达标泳池的水质比很多家用自来水还干净。做好基础防护,就能尽情享受游泳的快乐啦!下次再看到池水里有小杂质,可别再自己吓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