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经常散步的人,高血糖、高血压、早死风险,比同龄人低

最近一项研究让"走路"这件事又上了热.搜——经常散步的人,不仅高血糖、高血压风险更低,连早死风险都比同龄人低一大截!这可不是什么玄学,而是实打实的科学结论。但你可能不知道,走路也有"黄金步数",走太少没效果,走太多反而伤身。

研究发现经常散步的人,高血糖、高血压、早死风险,比同龄人低

一、为什么能降低三大健康风险?

1、血糖控制更稳定

走路时肌肉收缩会消耗血糖,长期坚持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研究发现,每天散步30分钟,餐后血糖峰值能降低20%左右。

2、血压自然下降

规律步行能改善血管弹性,相当于给血管做"按摩"。坚持3个月以上,收缩压平均可以下降5-10mmHg,效果堪比某些降压药。

3、延长寿命的秘诀

每天步行达标的人,全因死亡率降低40%。特别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比久坐人群低了惊人的50%!

二、神.奇的数字:每天走多少步最划算?

1、8000步是"甜点"

最新研究推翻了过去"万步走"的说法。数据显示,每天8000步时健康收益达到峰值,再多走效益不再明显增加。

2、关键在速度

散步不是逛街!要达到健康效果,步速应该保持在每分钟100-130步(约4-5km/h),微微出汗但能正常说话的程度。

3、时间也有讲究

建议分2-3次完成,每次持续20分钟以上。早餐后和晚餐后各走15分钟,控糖效果比一次性走30分钟更好。

研究发现经常散步的人,高血糖、高血压、早死风险,比同龄人低

三、这样走效果更好

1、摆臂有学问

手肘弯曲90度,自然前后摆动。这个动作能多消耗20%热量,还能预防肩颈酸痛。

2、选对鞋子

别穿平板鞋!选择鞋底前1/3处能弯曲的运动鞋,后跟要有2-3cm的缓冲层。

3、特殊人群调整法

膝关节不好的人:减少下坡行走,改用椭圆机。

血糖偏高者:餐后60分钟开始走效果最佳。

高血压患者:避免清晨剧烈行走,改到下午。

四、避开这些"无效走路"

1、边走边玩手机(消耗热量减少37%)。

2、持续走超过2小时(关节磨损风险增加)。

3、在严重雾霾天户外行走(伤害大于收益)。

研究发现经常散步的人,高血糖、高血压、早死风险,比同龄人低

看到这里你可能要问:那站着办公算不算?很遗憾,研究显示站立消耗的热量只有步行的1/3。所以别偷懒了,赶紧把手机调个计时器,今天就开始你的健康步行计划!记住,最好的运动是你能坚持的运动,从每天20分钟开始,慢慢培养这个受益终生的习惯吧。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