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介入治疗是怎么回事

肝癌介入治疗是通过血管内操作对肿瘤进行局部治疗的方法,主要包括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射频消融术、微波消融术、冷冻消融术、放射性粒子植入术等方式。肝癌可能由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黄曲霉毒素暴露、酒精性肝病、遗传代谢性疾病等因素引起。

肝癌介入治疗是怎么回事

1、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通过导管向肿瘤供血动脉注入化疗药物和栓塞剂,阻断肿瘤血供并局部释放药物。适用于无法手术的中晚期肝癌患者,可控制肿瘤生长。治疗前需评估肝功能储备,术后可能出现发热、腹痛等栓塞后综合征。常用栓塞材料有明胶海绵颗粒、碘化油乳剂等。

2、射频消融术

经皮穿刺将电极针置入肿瘤组织,通过高频电流产生热能灭活癌细胞。对直径小于3厘米的肝癌效果显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可能引起少量出血或胆瘘,需影像引导精准定位。术后需监测肝功能变化,配合保肝治疗。

3、微波消融术

利用微波辐射使肿瘤组织凝固坏死,消融范围较射频更广。适合靠近大血管或膈肌的肿瘤,单次可处理5厘米以内的病灶。治疗中需实时超声监控,避免损伤重要结构。术后可能出现暂时性转氨酶升高,多数可自行恢复。

肝癌介入治疗是怎么回事

4、冷冻消融术

通过氩氦刀快速冷冻肿瘤细胞使其破裂死亡,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小。特别适用于肝包膜下肿瘤,能减轻传统热消融的疼痛感。需注意避免冷冻过程中血管破裂,术后可能出现血红蛋白尿。需分次冻融循环确保消融效果。

5、放射性粒子植入术

将碘125粒子永久植入肿瘤内部持续释放辐射,对残余病灶和微转移灶有效。适合门静脉癌栓或术后复发患者,需严格计算放射剂量分布。可能引起放射性肝炎,需联合保肝治疗。植入后需进行放射防护指导。

肝癌介入治疗是怎么回事

肝癌介入治疗后应保持低脂高蛋白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优质蛋白,避免腌制烧烤类食物。术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增强CT或MRI评估疗效。出现持续发热、黄疸加重需及时就医。严格戒酒并控制基础肝病,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或保肝治疗。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每3-6个月监测肿瘤标志物变化。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