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胰腺炎的内镜治疗
慢性胰腺炎的内镜治疗主要包括内镜下胰管支架置入术、内镜下胰管取石术、内镜下胰管扩张术、内镜下胰腺假性囊肿引流术和内镜下胰管括约肌切开术等。慢性胰腺炎可能与长期酗酒、胆道疾病、遗传因素、高脂血症和自身免疫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反复腹痛、脂肪泻、体重下降、糖尿病和营养不良等症状。
1、胰管支架置入术
内镜下胰管支架置入术适用于胰管狭窄或梗阻的患者,通过放置支架保持胰管通畅,缓解胰液淤积引起的疼痛和胰腺压力增高。该操作创伤小,可重复进行,但支架可能发生移位或堵塞,需定期更换。术后需配合低脂饮食,避免酒精摄入,定期复查胰管造影评估支架功能。
2、胰管取石术
内镜下胰管取石术用于清除胰管内结石,减轻胰管阻塞。通过ERCP技术使用取石篮或激光碎石设备处理钙化结石,能有效改善胰液引流。术后可能发生胰腺炎或出血,需短期禁食并监测淀粉酶水平。结石复发率较高,患者需长期控制血脂并补充胰酶制剂。
3、胰管扩张术
内镜下胰管扩张术通过球囊导管扩张狭窄的胰管段,适用于局限性胰管狭窄。操作中需联合X线造影定位,扩张后常需置入临时支架维持管腔。术后可能出现胰腺组织损伤或胰瘘,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患者需持续服用胰酶替代药物,并定期进行影像学随访。
4、假性囊肿引流
内镜下胰腺假性囊肿引流术通过在囊肿与胃肠壁间建立通道,引流囊液缓解压迫症状。可选择经胃或十二指肠途径,需超声内镜引导定位。术后需监测引流液性状,预防感染和出血。引流后囊肿复发概率较高,需控制原发病因,必要时联合外科干预。
5、括约肌切开术
内镜下胰管括约肌切开术适用于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导致的胰液排出受阻。通过电刀切开括约肌降低胰管压力,可能并发穿孔或出血,需严格掌握适应症。术后需短期留置鼻胰管引流观察,长期需避免高脂饮食并补充脂溶性维生素。
慢性胰腺炎患者接受内镜治疗后需严格戒酒,采用低脂高蛋白饮食,每日分5-6次少量多餐。建议选择易消化的烹饪方式如蒸煮炖,避免油炸食品。可适量补充胰酶肠溶胶囊帮助消化,定期监测血糖和营养指标。出现持续腹痛、发热或排便异常时应及时复诊,必要时联合外科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