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吸虫病可能会有哪些并发症
肝吸虫病可能引发胆管炎、胆石症、肝硬化、胆管细胞癌、营养不良等并发症。肝吸虫病主要由华支睾吸虫感染引起,虫体长期寄生在肝胆管系统可导致局部炎症反应和机械性损伤。
1、胆管炎
肝吸虫成虫寄生于胆管时,其代谢产物和虫体活动可刺激胆管壁,导致胆管黏膜充血水肿。反复发作的胆管炎表现为右上腹疼痛、发热、黄疸,严重时可形成化脓性胆管炎。治疗需使用吡喹酮片驱虫,配合头孢曲松钠注射液控制感染,胆管梗阻时需行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
2、胆石症
虫体残骸、虫卵及脱落的胆管上皮可形成结石核心,与胆汁成分结合后逐渐形成胆色素结石。患者可能出现胆绞痛、恶心呕吐,合并感染时出现夏科氏三联征。超声检查可发现胆管扩张及结石影,药物溶石效果有限,通常需要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
3、肝硬化
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导致胆管周围纤维组织增生,逐渐发展为胆汁性肝硬化。早期表现为乏力、皮肤瘙痒,后期出现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失代偿。需长期服用熊去氧胆酸胶囊改善胆汁淤积,必要时行肝移植手术。
4、胆管细胞癌
持续存在的虫体刺激可使胆管上皮发生异型增生,最终恶变形成胆管癌。临床表现为进行性黄疸、消瘦,CT检查可见胆管壁不规则增厚。确诊后需根据分期选择根治性切除术或吉西他滨注射液联合顺铂注射液化疗。
5、营养不良
慢性肝吸虫病可影响胆汁排泄,导致脂肪及脂溶性维生素吸收障碍。患者可能出现体重下降、夜盲症、骨质疏松等症状。需补充维生素AD软胶囊和维生素K1注射液,同时给予高蛋白低脂饮食营养支持。
预防肝吸虫病并发症的关键是彻底杀灭寄生虫,确诊后应及时规范使用驱虫药物。日常应避免进食未煮熟的淡水鱼虾,流行区居民需定期粪便检查。出现腹痛、黄疸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肝硬化患者需限制蛋白质摄入并监测肝功能,胆管癌高危人群应每半年进行肿瘤标志物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