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血栓该怎么预防
下肢静脉血栓可通过适量运动、穿戴弹力袜、避免久坐久站、控制体重、遵医嘱用药等方式预防。下肢静脉血栓通常由血液高凝状态、静脉血流缓慢、血管内皮损伤等原因引起。
1、适量运动
规律进行步行、游泳等低强度运动有助于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减少血液淤滞。建议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避免突然剧烈活动。卧床患者可进行踝泵运动,通过足背屈伸动作模拟步行状态下的肌肉泵作用。
2、穿戴弹力袜
医用梯度压力弹力袜能提供由足踝向腿部递减的外部压力,辅助静脉血液向心回流。选择压力等级为20-30mmHg的二级医疗压力袜,晨起前卧床穿戴,夜间休息时脱下。皮肤敏感者需注意观察是否出现过敏反应。
3、避免久坐久站
持续保持同一姿势超过1小时可能增加静脉压力,建议每隔30分钟活动下肢。长途旅行时可做踮脚尖动作,工作时间歇抬高下肢。乘坐飞机等狭小空间时,应定期进行小腿肌肉收缩练习。
4、控制体重
体质量指数超过24可能加重下肢静脉负荷,通过均衡饮食将BMI控制在18.5-23.9范围。减少高脂高盐饮食,增加西蓝花、深海鱼等抗炎食物摄入。肥胖人群需制定渐进式减重计划,避免快速减重导致血液浓缩。
5、遵医嘱用药
高风险人群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等抗凝药物。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观察牙龈出血、皮下瘀斑等不良反应。合并胃溃疡等疾病患者需评估用药风险。
日常需保持每日2000毫升饮水,戒烟限酒,避免脱水导致血液黏稠。术后患者应尽早进行床上活动,恶性肿瘤患者需特别注意血栓筛查。出现单侧下肢肿胀、疼痛、皮温升高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进行血管超声检查。长期服用避孕药或激素替代治疗者应定期评估血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