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小儿呕吐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小儿呕吐可能由喂养不当、胃肠功能紊乱、急性胃肠炎、肠梗阻、脑膜炎等原因引起。呕吐是儿童常见症状,需结合伴随表现判断病因严重程度。
1、喂养不当
婴幼儿贲门括约肌发育不完善,过度喂养、进食过快或进食后立即平卧可能导致吐奶。家长需采用少量多次喂养方式,喂奶后竖抱拍嗝15-20分钟。配方奶喂养时注意奶嘴孔大小适宜,避免吸入过多空气。6月龄后逐渐添加辅食稠度,减少流质食物摄入比例。
2、胃肠功能紊乱
腹部受凉、饮食不洁或食物过敏可能引发胃肠痉挛。表现为呕吐物含未消化食物,可能伴随阵发性腹痛。建议家长保持儿童腹部保暖,过敏体质患儿需记录饮食日记。可遵医嘱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菌群,或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
3、急性胃肠炎
轮状病毒或诺如病毒感染常见,呕吐多伴随腹泻、发热。家长需观察脱水征象如尿量减少、囟凹陷。治疗需补充锌制剂如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配合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呕吐剧烈时可短期使用盐酸昂丹司琼口崩片止吐,但需排除肠梗阻等急腹症。
4、肠梗阻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或肠套叠可能导致胆汁性呕吐,腹部触及包块伴果酱样便。需急诊行空气灌肠复位或手术治疗。家长发现异常需立即禁食禁水,避免使用止泻药物掩盖病情。术后需逐步恢复饮食,从流质向半流质过渡。
5、脑膜炎
喷射状呕吐伴精神萎靡、前囟膨隆提示颅内压增高。细菌性脑膜炎需静脉注射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病毒性则对症治疗。家长应注意监测体温变化,避免剧烈摇晃患儿。恢复期可能出现进食恐惧,需耐心引导少量尝试。
家长应记录呕吐频率、性状及伴随症状,呕吐后保持侧卧位防误吸。6小时内频繁呕吐或出现血性呕吐物需立即就医。日常注意手卫生及饮食清洁,过敏儿童避免已知致敏食物。恢复期从米汤等清淡饮食开始,逐步增加食物种类与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