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结核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小儿结核主要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常见原因包括密切接触活动性结核患者、未接种卡介苗、免疫功能低下、营养不良以及居住环境拥挤等。结核分枝杆菌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儿童因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更易感染。

小儿结核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1、密切接触传染源

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同处密闭空间是主要传播途径。结核分枝杆菌随患者咳嗽、打喷嚏产生的飞沫核悬浮于空气中,儿童吸入后可能引发原发性肺结核。家长需避免带孩子接触已知结核病患者,家庭成员出现长期咳嗽症状时应及时排查。

2、卡介苗接种缺失

未规范接种卡介苗的儿童缺乏特异性免疫保护。卡介苗虽不能完全预防感染,但可显著降低重症结核病发生概率。我国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需完成接种,家长应确保接种记录完整。

3、免疫功能受损

艾滋病病毒感染、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先天性免疫缺陷患儿易发生结核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在免疫低下个体中更易突破防御屏障,可能快速进展为粟粒性结核或结核性脑膜炎等严重类型。

4、营养不良状态

维生素A/D缺乏、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削弱呼吸道黏膜屏障功能。营养不良儿童感染后更易出现干酪样坏死和空洞形成,建议保证足量优质蛋白和微量元素摄入。

5、环境因素影响

居住空间通风不良、人口密度过高会增加传播风险。结核杆菌在潮湿阴暗环境中存活时间延长,集体生活场所如学校、福利院需加强通风消毒。

预防小儿结核需落实三级防护:出生后及时接种卡介苗,避免接触传染源,出现持续两周以上咳嗽、低热、盗汗等症状时尽早就医。确诊患儿应严格遵医嘱完成6-9个月抗结核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治疗期间注意监测肝功能。保持居室通风干燥,保证营养均衡,适当户外活动有助于康复。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