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大隐静脉曲张
大隐静脉曲张是指下肢大隐静脉因血液回流障碍导致的静脉扩张、迂曲病变,属于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常见表现。该病主要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静脉壁薄弱、长期站立等因素引起,典型症状包括下肢静脉迂曲隆起、酸胀感、皮肤色素沉着等,严重时可引发溃疡或血栓性静脉炎。
1.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大隐静脉内单向开放的瓣膜结构受损时,血液会逆向流动并淤积在下肢静脉中。这种病理改变可能与先天发育异常、年龄增长导致的瓣膜退化有关。患者常表现为久站后小腿沉重感,抬高肢体可缓解症状。临床可通过静脉超声检查确诊,轻症可采用弹力袜压迫治疗,中重度需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或射频消融术。
2.静脉壁结构异常
静脉壁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减少会导致血管张力下降,在血流压力作用下逐渐扩张变形。妊娠期激素变化、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均可诱发此类改变。患者可见皮下蓝色蚓状迂曲静脉,可能伴随瘙痒或刺痛感。治疗需避免长期负重,必要时使用地奥司明片、羟苯磺酸钙胶囊等增加静脉张力的药物。
3.长期静脉高压
持续站立、腹压增高(如慢性咳嗽、便秘)等因素会使下肢静脉承受过大压力。教师、外科医生等职业人群发病率较高,早期表现为踝部水肿和夜间腿部抽筋。建议每1-2小时活动下肢促进回流,合并严重反流者可选择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
4.继发性静脉阻塞
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盆腔肿瘤压迫等疾病会导致代偿性大隐静脉代偿性扩张。这类患者多有突发下肢肿胀病史,皮肤可能出现脂性硬皮病改变。需通过CT静脉造影明确病因,原发病控制后可行CHIVA保留静脉的微创手术。
5.血栓性浅静脉炎
曲张静脉内血流缓慢易形成血栓,表现为局部红肿、条索状硬结伴触痛。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并外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抗炎镇痛。感染性静脉炎应加用头孢呋辛酯片,化脓性病变需手术切除病变静脉段。
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日常应避免久站久坐,休息时抬高下肢超过心脏水平。选择二级压力医用弹力袜,每日累计穿戴时间不少于8小时。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E和花青素含量高的蓝莓、紫甘蓝等食物,减少高盐饮食以防水钠潴留。出现皮肤溃疡、持续疼痛或发热时须立即就医,防止发生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建议每年进行下肢静脉超声随访,评估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