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为什么白细胞会增高
尿路感染时白细胞增高是机体免疫系统对细菌感染的正常反应,主要由细菌侵入尿路引发炎症反应导致。尿路感染可能由大肠埃希菌感染、尿路梗阻、免疫力低下、泌尿系统结构异常、卫生习惯不良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下腹不适等症状。
1、细菌感染
尿路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是大肠埃希菌,细菌侵入尿道后,机体通过中性粒细胞等白细胞聚集吞噬病原体。此时尿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酯酶阳性,镜检白细胞超过5个/高倍视野。治疗需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菌药物,同时增加水分摄入促进细菌排出。
2、炎症反应
尿路上皮细胞受细菌侵袭后会释放白介素等炎症因子,刺激骨髓加速白细胞生成并募集至感染部位。这种炎症反应可能导致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严重时出现脓尿。可遵医嘱使用三金片等中成药辅助抗炎,配合碳酸氢钠片碱化尿液缓解症状。
3、尿路梗阻
结石或前列腺增生造成的尿流不畅会使细菌滞留繁殖,持续刺激局部产生白细胞浸润。此类患者除白细胞增高外,可能伴有排尿困难、肾区叩击痛。需通过超声检查明确梗阻位置,必要时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解除梗阻。
4、免疫力异常
糖尿病患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尿路防御功能下降易发生反复感染。其白细胞增高可能呈现波动性,同时伴随血糖控制不佳。除控制原发病外,可预防性使用复方磺胺甲噁唑片,并定期监测尿常规。
5、解剖结构缺陷
膀胱输尿管反流等先天畸形会导致尿液反流,携带肠道细菌至上尿路引起感染。儿童患者可能出现持续白细胞增高伴生长发育迟缓,需通过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确诊,严重者需手术矫正。
尿路感染期间应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避免憋尿和会阴部潮湿。选择棉质透气内衣,性生活后及时排尿。反复发作患者可饮用蔓越莓汁抑制细菌黏附,但糖尿病患者需控制摄入量。出现发热或腰痛提示感染上行,须立即就医避免进展为肾盂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