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岁男子确诊肠癌,强忍泪坦言:腰部早出现了问题,自己没当回事
57岁的老张躺在病床上,手指无意识地揪着被角。当医生说出“结肠癌中期”四个字时,这个一辈子没掉过泪的东北汉子,突然觉得腰部隐隐作痛的地方更疼了——原来半年前那些被当成“腰肌劳损”的症状,竟是身体发出的最后警.告。

一、腰部这些异常可能是肠道求.救
1、单侧腰痛别大意
肠道肿瘤长大到一定程度,会压迫周围神经。这种疼痛往往固定在右侧或左侧腰部,和普通腰疼最大的区别是:不会因为改变姿势缓解。
2、夜间痛醒要警惕
癌细胞分泌的前列.腺素会引发持续性疼痛。很多患者反映,夜深人静时疼痛反而加剧,甚至让人从睡梦中痛醒。
3、伴随排便习惯改变
如果腰痛同时出现便秘腹泻交替、大便变细等情况,就要特别注意。临床数据显示,72%的肠癌患者确诊前都有排便异常。
二、容易被误诊的三种“假腰痛”
1、误当腰椎间盘突出
肿瘤压迫神经根引发的放射性疼痛,经常被误认为椎间盘问题。关键区分点在于:肠癌腰痛往往伴有贫血、消瘦等全身症状。
2、错认泌尿系统结石
右半结肠肿瘤疼痛容易与肾结石混淆。但结石疼痛多为阵发性绞痛,而肿瘤痛是持续性的钝痛或胀痛。
3、当作普通腰肌劳损
办公室人群常把长期腰痛归咎于久坐。如果休息后不缓解,特别是仰卧时疼痛加重,就要考虑肠道问题。
三、三类人更要关注腰部信号
1、有家族遗传史者
直系亲属患过肠癌的人,发病风险比普通人高3-5倍。建议40岁开始每年做粪便潜血检查。
2、长期便秘人群
粪便在肠道滞留时间过长,会增加致癌物接触肠壁的机会。超过3天的便秘就该引起重视。
3、爱吃红肉烧烤者
高温烹制的红肉会产生杂环胺等致癌物。每周摄入超过500克加工肉制品,肠癌风险增加18%。
四、简单两招初步自测风险
1、观察大便状态
注意是否出现黏液便、血便(鲜血或暗红色),或持续两周以上的腹泻便秘交替。
2、按压腹部检查
平躺屈膝,用指尖深压腹部两侧。如果摸到硬块或按压痛,建议尽早就诊。
老张的故事不是个例。临床中约30%的肠癌患者都曾忽略过腰部信号。其实从第一个异常细胞出现到确诊,平均有5-10年的窗口期。这段时间里,身体会用各种方式提醒我们。下次腰痛时,不妨多问自己一句:这真的只是劳累导致的吗?也许这个下意识的疑问,就能为生命争取宝贵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