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患者在肿瘤复发、转移或无法通过手术完全切除时,通常需要核医学治疗。核医学治疗主要包括放射性碘治疗RAI,适用于分化型甲状腺癌如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通过放射性碘破坏残留的癌细胞。
肿瘤复发或转移: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可能出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如淋巴结、肺部或骨骼转移。放射性碘治疗能有效靶向这些病灶,利用碘-131释放的β射线破坏癌细胞,减少复发风险。
无法完全切除的肿瘤:部分甲状腺癌患者因肿瘤位置特殊或侵犯周围组织,手术难以完全切除。此时,放射性碘治疗可作为辅助手段,清除残留的微小病灶,降低复发率。
高危病理类型:某些甲状腺癌类型如滤泡状癌或高危病理特征如血管侵犯、包膜外侵犯的患者,术后需放射性碘治疗以预防复发。医生会根据病理报告和术后风险评估决定是否进行核医学治疗。
治疗前的准备与注意事项:放射性碘治疗前,患者需停用甲状腺激素4-6周,或注射重组人促甲状腺激素rhTSH,以提高癌细胞对碘的摄取能力。治疗期间需隔离,避免辐射影响他人。治疗后需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和影像学检查,评估疗效。
其他核医学治疗选择:对于放射性碘治疗无效的甲状腺癌如未分化癌或髓样癌,可考虑其他核医学治疗,如放射性核素标记的肽受体放射性核素治疗PRRT或靶向放射性核素治疗。
甲状腺癌患者是否需要核医学治疗,需根据肿瘤类型、病理特征和术后情况综合评估。放射性碘治疗是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能有效降低复发风险,改善预后。患者应遵循定期复查,确保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