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张生:全提升萎缩性胃炎疗效,辨证准确是关键,还要注意这三点

来源:复禾健康

慢性萎缩性胃炎,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数目减少,胃黏膜变薄,黏膜基层增厚,或伴幽门腺化生和肠腺化生,或有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中医药对慢性胃炎的治疗有良好的疗效,在改善患者复杂的病情、减轻或消除患者繁多的症状方面,有一定长处和优势。

辨证分型困难,经验丰富的医生有何诀窍?

萎缩性胃炎病因主要为饮食不节、烟酒热毒、忧思恼怒、劳倦过度等。病机虚实夹杂,病变以脾胃为中心,可影响到肝和肾。萎缩性胃炎多属于中医“痞满”等范畴。主要症状首推上腹胃脘部痞满饱胀,纳谷不馨,食后或进肥甘则胃胀加重。兼有胃脘疼痛及嗳气、恶心、纳呆等消化不良症状。

由于病因病机复杂,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辨证存在很大难度。有经验的医生辨证准确,用药精当,所以疗效满意。如果辨证不准,分型不清,疗效难期。临床常见的证型主要有肝胃不和、湿热中阻、胃阴不足、脾胃虚弱等,但往往也是虚实夹杂、各型互见。舌诊是准确辨证的重要保障。

历代医学十分重视胃病察舌。“舌为脾胃之外候”,“苔乃胃气之所熏蒸”。萎缩性胃炎的辨证施治,舌诊尤其重要。特别是当症状不典型时,舌诊的作用更显突出。一般而言,舌红少苔者多为胃阴不足;阴伤甚者,常见舌光红或起裂;气阴两衰者,舌淡红少苔;舌红苔黄或黄腻者,肝郁化火,气火犯胃;苔垢腻或黄或白或黄白相间,多湿浊中阻;舌紫或边有瘀斑,多为瘀血阻滞;苔白舌胖者,多为虚寒。萎缩性胃炎患者舌诊的一个特点就是舌质偏暗,或淡红而暗,或淡胖而暗,更多见的是舌质暗红。这可能由于萎缩性胃炎病程绵长,影响气血运行,反映于舌所致。

中医治疗的方法有哪些,临床效果怎么样?

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以调理气血为中心,以恢复胃腑通降功能为要旨,或调气以和血,或调血以和气,或和血以养阴,或补气以温中。常用的治疗方法有七种。一是理气和胃法,适用于胃气阻滞之证,方选加味香苏饮;二是清热化湿法,适用于湿热中阻之证,热偏甚者,用加味左金丸或黄芩滑石汤加减;三是疏肝解郁法,适用于肝郁气滞之证,用金铃子散加减;四是活血理气法,适用于血瘀阻络之证,用失笑散合金铃子散加减;五是养阴益胃法,适用于胃阴不足之证,用加减益胃汤;六是甘平养胃法,适用于气阴两虚之证,用四君子汤加味;七是补气温中法,适用于脾胃虚寒之证,临床常用黄芪建中汤加减。

通过对数百余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见肠化、异型增生患者进行的治疗观察,取得了较为满意的近期疗效。

综合施治是全面提高疗效的有效途径!

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应该从生理、心理、社会诸因素考虑,综合治疗。首先,心理治疗非常重要。由于极少数萎缩性胃炎可能癌变,使一些病人一旦查出患有萎缩性胃炎,或伴肠化、不典型增生病变后,情绪非常紧张,顾虑重重,以致食欲更差逐渐消瘦,体质垮了下来。因此,临床上医者应重视对患者的思想疏导工作。

其二,俗话说:胃病三分治疗七分养,很有道理。患者必须注意饮食调理。许多患者大量饮酒、大量吸烟、饮食无规律,这些,于对胃病患者是一一定要禁忌的。否则,即使进行正确的治疗,也是事倍功半,病情反复不愈。因此,有萎缩性胃炎的慢性病患者,调理饮食,医患合作,才能收效显著。

其三,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适量的健身运动是必要的。尤其是老年患者,在工作之余、闲暇之际,练习太极拳、气功导引等,可以调摄精神,疏通经脉,调运气血,促进胃肠蠕动,有利于病情好转和康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