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组化染色是查什么

来源:中国新闻网

免疫组化染色是一种用于检测组织中特定蛋白质表达的技术,主要用于辅助诊断疾病,尤其是癌症。通过染色技术,医生可以观察到细胞中某些蛋白质的存在与否,从而判断细胞的类型、来源以及病变性质。这项技术在现代病理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帮助医生更精准地制定治疗方案。

免疫组化染色的原理是利用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简单来说,就像用一把“钥匙”去开一把“锁”,抗体是“钥匙”,抗原是“锁”。当抗体与目标蛋白质结合后,通过染色剂显色,就能在显微镜下看到目标蛋白质的位置和数量。这种方法可以检测出细胞中是否存在某些特定的蛋白质,比如肿瘤标志物、激素受体等,从而帮助判断肿瘤的类型、分化程度以及是否适合某些靶向治疗。

在实际应用中,免疫组化染色常用于癌症的诊断和分型。例如,乳腺癌患者通常会检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HER2蛋白的表达情况。如果ER和PR阳性,说明肿瘤可能对激素治疗敏感;如果HER2阳性,则可能需要使用靶向HER2的药物。免疫组化染色还可以用于鉴别肿瘤的起源,比如区分肺癌是原发于肺还是其他部位转移而来。

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时,需要注意样本的质量和处理方式。如果组织样本保存不当或处理时间过长,可能会影响染色结果。染色结果的解读需要由经验丰富的病理医生完成,因为某些蛋白质的表达可能存在假阳性或假阴性的情况。如果检测结果提示可能存在严重疾病,建议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