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渗性昏迷是一种因血糖极高导致的严重代谢紊乱,常见于糖尿病未控制或感染等诱因下,表现为脱水、意识障碍等症状,需紧急就医。治疗包括快速补液、胰岛素降糖、纠正电解质紊乱等。
1、遗传因素。高渗性昏迷多见于糖尿病患者,而糖尿病有一定遗传倾向。家族中有糖尿病病史的人群,发生高渗性昏迷的风险相对较高。定期监测血糖,合理控制饮食和用药是关键。
2、环境因素。感染、手术、急性疾病等外部因素可能诱发高渗性昏迷。这些情况下,机体应激反应增强,血糖水平急剧升高。预防措施包括积极治疗原发疾病,避免感染,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
3、生理因素。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难以控制。长期高血糖会使血液渗透压升高,引发脱水及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合理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定期复查血糖,有助于降低风险。
4、外伤。严重创伤或烧伤可能导致机体代谢紊乱,血糖异常升高,进而诱发高渗性昏迷。针对外伤患者,需密切监测血糖和体液平衡,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病理因素。高渗性昏迷多由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高血糖高渗状态发展而来。这些疾病若未及时治疗,可能危及生命。早期识别症状,如极度口渴、多尿、意识模糊等,及时就医至关重要。
治疗方法:
1、快速补液。静脉输注生理盐水或低渗盐水,纠正脱水状态,降低血液渗透压。
2、胰岛素降糖。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缓慢降低血糖水平,避免血糖骤降。
3、纠正电解质紊乱。根据血钾、钠等电解质水平,补充相应电解质,维持内环境平衡。
高渗性昏迷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急症,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需高度警惕。平时应严格控糖,避免诱因,一旦出现疑似症状,应立即就医。通过科学治疗和日常管理,可有效降低高渗性昏迷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