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阴道炎的不良生活习惯 婴幼儿阴道炎如何预防

造成阴道炎的不良生活习惯

阴道炎的种类有很多,霉菌性阴道炎、念珠菌性阴道炎、非特异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等,阴道炎是非常常见的妇科炎症。要问引发阴道炎的原因,常见的是不良生活习惯、不洁性生活等引发的。而不良生活习惯是引发阴道炎的原因最普遍的一项。

1、长期久坐

习惯久坐的妇女的会阴部透气不良,血液循环受阻,因而比较容易发生感染。为此,提醒女性朋友改变自己的久坐习惯。并且,长期久坐不动的女性还容易感染盆腔炎。

2、长期使用护垫

有些女性习惯长期使用护垫,这样同样容易使会阴部透气不良而致感染。为此,建议女性朋友只在月经将净或月经将至时短期使用护垫。

3、用水不当

用水时,有些女性将手指或毛巾伸入阴道,这样容易将细菌带入阴道,引起或加重感染。所以,应尽量避免发生类似情况。

4、盲目使用阴道洗液

如今在药房可随意买到各种阴道洗液,其中不乏薄荷成分,使用后可以令人产生清凉感。但是频繁使用阴道洗液,可能会破坏阴道内环境,反而使阴道炎加重。因此,建议女性朋友不要盲目使用阴道洗液,除非在有特殊需要时,由医生指导选用。

5、怀孕期抵抗能力下降

很多女性在怀孕期间很容易就会感染阴道炎,那是因为女性在怀孕期间抵抗能力下降,因为怀孕导致体内的性激素很高,这会使阴道内上皮组织内糖原量增加,这样会加大阴道内酸度,形成利于霉菌生长的环境,也会因此感染霉菌性阴道炎。

6、其他疾病

如果身体有什么疾病的话就一定要去进行治疗,否则很有可能会影响到女性的身体健康,比如说如果患有糖尿病,那么女性就一定要及时进行治疗,因为糖尿病会成为引起霉菌性阴道炎的诱因。

婴幼儿阴道炎如何预防

婴幼儿阴道炎如何预防?

当患儿哭闹不安或以手抓外阴时,检查时发现外阴、阴蒂红肿,表面可能有破溃处,尿道口及阴道口粘膜充血、水肿,小阴唇可见粘连,阴道有脓性分泌物流出。可取阴道分泌物作涂片检查或送培养,寻找病原体,并注意阴道有无异物。

婴幼儿时期外阴发育差,缺乏雌激素,阴道上皮抵抗力低,容易感染阴道炎。为了预防婴幼儿阴道炎的发生,家长一定要注意患儿外阴部的清洁卫生,父母一定要做好婴幼儿阴道炎预防措施:

父母应使用吸水性强、透气性好的尿布,勤洗换保持卫生,大便后要清洗外阴,谨防粪便不能擦净而污染会阴部。尽早穿合裆裤,减少阴部外露污染的机会。幼女游泳后要预防性使用前两种液体坐浴。

当家长患有霉菌性阴道炎时,浴盆、毛巾、浴巾等洗漱用品要与孩子分开,避免交叉感染;每天要为孩子清洗外阴;大便后注意应从前向后擦试,避免粪便污染外阴;

对宝宝进行早期教育,防止异物插入阴道。对有明显畸形造成反复感染者,应早做手术修补。患有糖尿病的孩子(尿液酸碱度发生变化也可导致婴幼儿阴道炎),家长要重视,积极治疗,以减少婴幼儿阴道炎的发生。

当心各种阴道炎结伴而来

中年妇女罹患阴道炎,不仅可出现单一感染性阴道炎,还可发生混合感染性阴道炎,常见例子如白色念珠菌阴道炎与滴虫性阴道炎并存。混合感染性阴道炎病情比较复杂,治疗也更加困难,需要对此有所了解。

念珠菌阴道炎的典型表现是白带呈白色粘稠豆渣样,伴有瘙痒、烧灼感,疼痛不适。小阴唇及阴道黏膜附着白色膜状物,剥脱后露出红肿黏膜面,可形成糜烂、溃疡。

滴虫性阴道炎的典型表现是阴道分泌物增多和外阴瘙痒,分泌物稀薄、黄绿色、泡沫状、有臭味。检查可见阴道黏膜充血,偶有散在出血点。

假如患者在治疗前后出现不典型症状,如白带腥臭味较重,量多,较为粘稠,或在稀薄的白带中有白色膜状物,或按单一阴道炎治疗,症状缓解后又反复,每当遇到这些情况都要考虑是否为混合感染性阴道炎。混合感染性阴道炎的主要诊断方法是取阴道分泌物行显微镜检查,若在分泌物中同时发现滴虫、芽孢和菌丝,诊断即可成立。

一旦确定念珠菌阴道炎与滴虫性阴道炎混合感染,应将抗真菌药与抗滴虫药联合应用,如制霉菌素与甲硝唑合用,口服与外用,用药时间要较单一阴道炎为长,不得少于7天。

患者要禁止性生活,每晚用弱酸性溶液如1%乳酸、0.5%醋酸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或冲洗,要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如芥末、生姜、生蒜、生葱及浓茶、咖啡等。此外,患者的丈夫也要同治,防止其成为新的传播途径。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