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大人也会得,但发病率较低,症状通常较轻。主要原因包括病毒感染、免疫力低下、密切接触患儿等。治疗以对症处理为主,注意休息和隔离。
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常见病毒包括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这些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接触传播。成年人由于免疫系统相对成熟,感染后症状较轻,但免疫力低下或长期疲劳的人群仍可能发病。
密切接触患儿是成年人感染的主要途径。家中有手足口病患儿时,成年照顾者如不注意防护,容易通过接触患儿分泌物或污染物感染病毒。公共场所如幼儿园、托儿所也是病毒传播的高风险区域。
成年人感染手足口病后,通常表现为轻微发热、口腔溃疡、手足皮疹等症状。少数免疫力低下者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脑炎、心肌炎等。对于大多数成年人,症状可在1周内自行消退,无需特殊治疗。
治疗以对症处理为主。发热时可使用退烧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口腔溃疡可使用含漱液如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缓解疼痛。手足皮疹保持清洁干燥即可,避免抓挠以防感染。多饮水,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粥、汤等,有助于身体恢复。
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尤其在接触患儿或处理其物品后。避免与患儿共用餐具、毛巾等个人用品。家中有患儿时,及时清洁消毒其接触过的物品和表面。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病毒在密闭环境中传播的风险。
手足口病虽然对成年人危害较小,但仍需引起重视。尤其是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感染后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如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