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老人查出尿毒症,含泪回忆:洗澡时就发现异常,却一直没管
65岁的张阿姨最近总觉得浑身没劲,连爬个二楼都气喘吁吁。去医院一查,肌酐值已经飙到600多,医生确诊为尿毒症。躺在病床上,她突然想起这两年洗澡时早就发现不对劲——每次冲完澡皮肤都特别痒,还经常起白屑,当时只当是年纪大了皮肤干燥...
一、洗澡时出现的3个异常信号
1、皮肤瘙痒难忍
尿毒症早期最常见的症状就是皮肤瘙痒。这是因为肾脏无法有效清除体内毒素,导致尿素等代谢废物通过汗液排出,刺激皮肤神经末梢。这种痒感往往在洗澡后更明显,因为热水会促进毒素排出。
2、皮肤出现白色结晶
医学上称为“尿素霜”,是尿素结晶沉积在皮肤表面形成的。看起来像细小的盐粒,尤其在干燥的秋.冬.季节更明显。很多人误以为是沐浴露没冲干净。
3、皮肤颜色变深
肾功能下降会导致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引起贫血。加上毒素堆积,皮肤会呈现特殊的灰黄色或古铜色,医学上称为“尿毒症面容”。
二、容易被忽视的日常症状
1、晨起眼睑浮肿
肾脏排水功能下降会导致水分潴留,最早表现在组织疏松的眼睑部位。这种浮肿按压后会有小凹陷,且持续较长时间不消退。
2、夜间排尿次数增多
正常人夜间排尿0-1次,如果突然变成2-3次就要警惕。这是因为肾脏浓缩功能受损,无法在夜间有效减少尿液产生。
3、口中氨水味
肾功能衰竭时,尿素氮会从唾液腺排出,产生特殊的金属味或氨水味。很多人误以为是口腔问题,拼命刷牙也没用。
三、预防尿毒症的3个关键点
1、控制基础疾病
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导致尿毒症的两大元凶。定期监测血压血糖,按时服药非常重要。血压最好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2、定期尿检+肾功能检查
40岁以上人群每年应做一次尿常规和肾功能检查。简单的尿蛋白检测就能发现早期肾损伤,治疗窗口期可长达10-15年。
3、科学饮水不憋尿
每天保持1500-2000ml饮水量,不要等口渴再喝。有尿意要及时排空,避免尿液浓缩损伤肾小管。但已有水肿的患者要遵医嘱控制水量。
四、已经出现症状怎么办
1、立即就医检查
抽血查肌酐、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等指标,必要时做肾脏B超。早期干预可以延缓进入透析的时间。
2、调整饮食结构
采用优质低蛋白饮食,每天蛋白质摄入控制在0.6-0.8g/kg体重。多选择鸡蛋、牛奶等生物价高的蛋白质。
3、避免肾毒性药物
慎用止痛药、抗生素和某些中药。服药前务必告知医生肾功能情况,必要时调整剂量。
肾脏是个“沉默的器官”,等出现明显症状时往往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记住这些早期信号,特别是洗澡时的异常表现,可能就是肾脏发出的求.救信号。关爱肾脏健康,从留意身体的小变化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