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提醒:容易患上帕金森的人,多半有这几个共性,看看你有没有

帕金森病这个“沉默的杀手”正在悄悄威胁着中老年人的健康。当手开始不自主颤抖、走路变得小碎步时,往往病情已经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其实,在症状出现前,身体可能早就发出了预警信号。

医生提醒:容易患上帕金森的人,多半有这几个共性,看看你有没有

一、这几类人最容易“中招”

1、年龄因素不可忽视

6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明显升高,但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40岁以下的早发性帕金森病也不少见,需要提高警惕。

2、男性风险高于女性

研究表明,男性患病率是女性的1.5倍。这可能与激素水平、职业暴露等因素有关。

3、有家族遗传史要当心

约15%的患者有家族史。如果直系亲属中有帕金森病患者,自身风险会显著增加。

二、这些生活习惯可能是“帮凶”

1、长期接触农药和重金属

某些农药中的化学成分会损伤多巴胺神经元。农民、园丁等职业群体需要特别注意防护。

2、头部外伤史不容小觑

反复头部外伤可能增加患病风险。职业运动员、建筑工人等高危群体要做好防护措施。

3、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

缺乏运动会影响大脑神经元的健康。规律运动可以降低30%左右的患病风险。

三、早期预警信号别忽视

1、嗅觉异常

很多患者在运动症状出现前5-10年就会出现嗅觉减退,对香蕉、柠檬等气味不敏感。

2、睡眠障碍

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是重要预警,表现为睡觉时大喊大叫、拳打脚踢。

3、便秘问题

肠道菌群失调可能与帕金森病有关。长期顽固性便秘可能是早期信号之一。

4、微小震颤

手指、下巴不自主的轻微颤抖,在静止时更明显,活动时反而减轻。

四、科学预防有妙招

1、坚持适量运动

太极拳、游泳、快走等运动都能有效保护神经系统。每周至少运动3次,每次30分钟。

2、地中海饮食模式

多摄入橄榄油、深海鱼、坚果、新鲜蔬果,少吃红肉和加工食品。

3、保持社交活动

积极参与社交可以刺激大脑活力,降低患病风险。

4、控制慢性疾病

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不好会增加神经退行性病变风险。

5、训练认知功能

读书看报、学习新技能、玩益智游戏都能帮助保持大脑活力。

帕金森病虽然无法完全预防,但通过早期识别风险因素、改善生活方式,完全可以推迟发病时间、减轻症状严重程度。记住,关注身体发出的每一个微小信号,就是对自己健康最好的投资。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