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骨折如何进行功能锻炼

胫骨骨折后功能锻炼的核心目标是恢复关节活动度、增强肌肉力量并促进骨折愈合,需根据恢复阶段制定个性化锻炼计划。早期的被动活动、中期的主动训练以及后期的负重练习是实现功能恢复的关键。

胫骨骨折如何进行功能锻炼

1、早期阶段骨折后1-3周

骨折初期以制动为主,但可进行一些被动活动以防止关节僵硬。家属或康复师可帮助患者进行踝关节背屈和跖屈的被动活动,动作需轻柔,避免对骨折部位造成二次伤害。同时,患者可尝试进行股四头肌和小腿肌肉的等长收缩训练,即在保持关节不动的情况下收缩肌肉,有助于预防肌肉萎缩和改善血液循环。

2、中期阶段骨折后4-8周

胫骨骨折如何进行功能锻炼

随着骨折逐渐稳定,可开始进行主动关节活动。患者可尝试床上抬腿练习,即将患肢平放在床上,缓慢抬离床面,保持5秒后放下,重复10次左右。此阶段还可进行坐位膝关节屈伸活动,逐渐增加活动范围。使用弹力带进行踝关节的抗阻训练,如踝泵运动和内外翻练习,有助于增强踝关节稳定性。

3、后期阶段骨折后9周以上

骨折愈合后,可逐步进行负重训练。初期可借助拐杖或助行器进行部分负重行走,随后根据恢复情况逐渐过渡到完全负重。此阶段可加入单腿站立、平衡板训练等动作,以提高患肢的平衡能力和协调性。深层肌肉力量训练,如靠墙静蹲和台阶上下练习,可进一步强化下肢肌力。游泳和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也是恢复期的理想选择。

胫骨骨折如何进行功能锻炼

胫骨骨折后的功能锻炼需循序渐进,早期以被动活动为主,中期逐渐过渡到主动训练,后期注重负重和力量恢复。在整个过程中,患者需听从医生或康复师的指导,避免过度训练或过早负重,确保骨折部位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定期复查骨折愈合情况,及时调整锻炼计划。通过科学合理的功能锻炼,患者能够最大限度地恢复下肢功能,重返正常生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