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和心梗的主要区别在于严重程度和病理机制,心绞痛是心肌暂时缺血引起的胸痛,而心梗是心肌因持续缺血导致部分坏死。两者都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有关,但心梗更危险,需紧急就医。
1、心绞痛是冠状动脉狭窄或痉挛导致心肌暂时性缺血,表现为胸痛、压迫感或不适,通常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作,休息或服用硝酸甘油后可缓解。心绞痛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稳定型症状可预测,不稳定型则可能发展为心梗。
2、心梗是冠状动脉完全阻塞,导致心肌持续缺血并坏死,症状包括剧烈胸痛、呼吸困难、冷汗、恶心等,疼痛通常持续超过30分钟,休息或服药无法缓解。心梗可能引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猝死,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3、心绞痛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和必要时的手术干预。药物如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可缓解症状;生活方式上需戒烟、控制体重、规律运动;严重时可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或搭桥手术。
4、心梗的治疗以紧急抢救为主,包括溶栓治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如支架植入和搭桥手术。溶栓药物如阿替普酶可快速恢复血流,介入治疗能直接开通阻塞血管,搭桥手术适用于多支血管病变的患者。
5、预防心绞痛和心梗的关键在于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和吸烟。饮食上应减少饱和脂肪和盐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物;运动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定期体检可早期发现心血管问题。
心绞痛和心梗虽然都与心肌缺血有关,但心梗更为严重且危及生命。了解两者的区别有助于及时采取正确措施,心绞痛患者应积极治疗以预防心梗,心梗患者需立即就医。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规范的医疗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