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B超检查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可通过B超检查辅助诊断,B超能观察到肝脏脂肪浸润程度、肝实质回声增强等特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B超表现主要有肝区回声增强、肝内血管模糊、肝脏体积增大、深部回声衰减、胆囊壁增厚等。
1、肝区回声增强
B超下肝脏回声强度超过肾脏或脾脏时提示脂肪浸润,表现为肝实质弥漫性细密点状高回声。这种改变与肝细胞内脂肪滴沉积导致声波散射增加有关,轻度脂肪肝时回声增强可能仅局限于肝右叶,中重度则累及全肝。需注意与慢性肝纤维化、血色素沉着症等疾病鉴别。
2、肝内血管模糊
正常肝内门静脉分支在B超中显示为无回声管状结构,当肝脂肪变性程度超过30%时,血管壁回声边界会变得模糊甚至消失。这是由于脂肪沉积使肝实质与血管的声阻抗差减小所致,严重者可出现门静脉主干显示不清,此时需结合肝功能检查排除其他肝脏疾病。
3、肝脏体积增大
脂肪肝患者肝脏体积可较正常增大1-2cm,B超测量肝右叶斜径超过14cm或左叶厚度超过6cm时具有提示意义。增大的肝脏边缘变钝,但表面光滑,这与病毒性肝炎导致的肿大不同。长期脂肪肝可能进展为肝纤维化,此时肝脏体积会逐渐缩小。
4、深部回声衰减
超声波在脂肪肝中传播时能量衰减加快,表现为肝脏深部组织回声强度明显减弱,膈肌显示不清。这种现象与脂肪对声波的吸收特性相关,衰减程度与脂肪浸润量呈正比。检查时应调整增益设置,避免将技术性衰减误判为病理改变。
5、胆囊壁增厚
约40%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伴随胆囊壁增厚超过3mm,B超可见胆囊壁分层或毛糙。这可能与脂肪代谢异常引起的慢性胆囊炎有关,但需排除胆囊本身病变。胆囊改变程度与肝脂肪变性严重度无直接相关性。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除定期B超监测外,应控制体重、限制高脂饮食、增加有氧运动。建议每日摄入膳食纤维30克以上,优先选择深海鱼类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避免含糖饮料。合并代谢综合征者需每3-6个月复查肝脏弹性检测,警惕肝纤维化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