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产恶露是什么样的
顺产恶露是指产后子宫蜕膜脱落、血管修复过程中排出的分泌物,通常呈现阶段性变化:初期为鲜红色血性恶露,逐渐转为淡红色浆液恶露,最后变为白色或淡黄色恶露。恶露排出时间一般为2-6周,若出现恶露异味、持续鲜红色出血或伴随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1、血性恶露
产后3-4天内排出的恶露呈鲜红色,含有大量血液、蜕膜组织和黏液,质地较稠,类似月经量多时的状态。此时子宫创面未完全愈合,血管处于开放状态,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产妇需勤换产褥垫,保持会阴清洁,避免剧烈活动。若出血量超过平时月经量最大日2倍或持续鲜红色超过1周,可能提示子宫收缩不良或胎盘残留。
2、浆液恶露
产后4-10天恶露颜色转为淡红色或棕红色,含有少量血液、较多宫颈黏液和坏死蜕膜组织,质地较稀薄。此时子宫创面逐渐修复,出血量明显减少。产妇可适当下床活动促进恶露排出,但需避免提重物或长时间站立。若突然出现鲜红色出血或恶露量骤增,需警惕晚期产后出血。
3、白色恶露
产后10天至6周恶露变为白色或淡黄色,主要成分为白细胞、退化蜕膜和表皮细胞,质地黏稠。此时子宫修复接近完成,恶露量持续减少直至消失。产妇可恢复正常淋浴,但仍需观察恶露性状变化。若白色恶露持续时间超过6周或反复出现血性分泌物,可能与子宫复旧不全、感染有关。
4、异常恶露
恶露伴有腐臭味可能提示产褥感染,常见病原体包括B族链球菌、大肠埃希菌等,需遵医嘱使用头孢呋辛酯片、甲硝唑片等抗生素治疗。恶露量突然增多伴血块可能涉及胎盘残留,需超声检查后行清宫术。持续脓性恶露伴随下腹痛可能与子宫内膜炎相关,可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联合多西环素片治疗。
5、护理要点
产后需每日用温水清洗会阴2-3次,从前向后擦拭,避免阴道灌洗。选择透气棉质内裤并及时更换卫生巾,禁止使用卫生棉条。饮食应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摄入,适量补充动物肝脏帮助造血。可遵医嘱服用益母草颗粒促进子宫收缩,但禁止擅自使用活血类药物。哺乳时分泌的催产素有助于子宫复旧,建议按需喂养。
产后6周内禁止性生活及盆浴,避免增加感染风险。每日观察恶露颜色、气味和量的变化,记录异常情况。适当进行凯格尔运动帮助盆底肌恢复,但避免过早进行高强度锻炼。如出现恶露持续时间超过6周、发热超过38℃或剧烈腹痛,应立即就医排查胎盘残留、感染等并发症。保持心情舒畅,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