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阴道炎是怎样形成的 霉菌性阴道炎的治疗要点

霉菌性阴道炎是怎样形成的

我们知道,霉菌性阴道炎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妇科病,它的发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也可由卫生习惯不好而引起。女性一旦得病,不仅自己的健康受到影响,而且还会影响夫妻生活,给患者带来诸多困扰,下面我来介绍一下霉菌性阴道炎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霉菌(fungus)有许多种,在人体最主要的为白色念珠菌属。阴道感染80~90%系白色念珠菌引起,其余是别种念珠菌和球拟酵母菌属(Tomlopsis),故霉菌性阴道炎实际上即念珠菌阴道炎或阴道念珠菌病(vagmalcandidiansis)。

白色念珠菌呈卵圆形,由芽生孢子及细胞发芽伸长形成假菌丝,假菌丝与孢子相连成分枝或链状。念珠菌通常是一种腐败物寄生菌,可生活在正常人体的皮肤、黏膜、消化道或其他脏器中,经常在阴道中存在而无症状。白带增多的非孕妇女中,约有10%、孕妇中约有30%在阴道内有此菌寄生,当阴道糖原增加、酸度升高时,或在机体抵抗力降低的情况下,便可成为致病的原因,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使霉菌感染大为增加。

因为上述两种药物可导致机体内菌群失调,改变了阴道内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抗感染的能力下降。此外,维生素缺乏(复合维生素B)、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和其他消耗性疾病均可成为白色念珠菌繁殖的有利条件。妊娠期阴道上皮细胞糖原含量增加,阴道酸性增强,加之孕妇的肾糖阈降低,常有营养性糖尿,小便中糖含量升高而促进白色念珠菌的生长繁殖。

女性的阴道是一个弱酸性且潮湿的环境,特别适合霉菌的生长,所以一旦有霉菌侵入,就会大量的繁殖进行感染,所以在进行夫妻性生活时一定要注意卫生,避免感染霉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希望女性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卫生,远离霉菌性阴道炎的困扰。

霉菌性阴道炎的治疗要点

霉菌性阴道炎是阴道炎的一种,以孕妇、糖尿病患者和免疫力低下等人为易感人群。由于这些群体的特殊性,所以霉菌性阴道炎的治疗尤为重要。在治疗的过程中也要有所重点,大家要注意。

霉菌性阴道炎的根治要点:

1、要根治霉菌性阴道炎,不要使用身体除臭剂、碱性强、含香水的浴液,这些都会刺激阴道区域。ph4弱酸配方的女性护理液更适合日常的清洁保养。

2、如果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实在奇痒难忍,可以将维生素E胶囊剪开,用消毒圆头棉签蘸一些涂抹在阴道口,有一定的止痒效果。

3、不吃糖分高的食物,霉菌性阴道炎治愈后也要少吃,不宜食用辛辣刺激性食品。

4、霉菌性阴道炎根治的方法:可以多喝酸奶(特别是那种有活性嗜酸乳酸杆菌的酸奶,能消灭掉有害的类酵母菌

5、霉菌性阴道炎的治疗后如果在短时间内反复发作(比如3至6个月内有3次),一定要去做检查,排除潜在的、更严重的疾病。

6、霉菌性阴道炎患者要穿棉质内裤,尽量不穿连裤袜。每次洗过的内衣裤和被单都要用内衣裤除菌液按说明浸泡消毒,每晚不仅自己用ph4弱酸配方的女性护理液清洗下身,还要让丈夫用男士护理液,涂抹在龟头上阴径上及皋丸皮上,并保持5--10分钟,然后再用清水洗净,连续用10天。

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裤,用过的内裤、盆、毛巾等应用开水烫洗,并在阳光下晒干,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还有清洗内裤最好是用手清洗,因为洗衣机有很多隐藏的霉菌。

霉菌性阴道炎的根治要点介绍了这些之后,希望对广大的女性特别是患有此种疾病的患者有所帮助。如果发现了身体有霉菌性阴道炎的症状,特别是孕妇和糖尿病患者这些易感人群,就要及早去医院检查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了。

婴幼儿阴道炎怎么治疗

婴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不注意外阴部位的清洁和卫生,也可能会引起阴道炎,导致婴幼儿出现外阴部位红肿和刺痒的症状。因此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身体检查,可以选择药物治疗或者日常护理来改善病情。治疗疾病的同时要注意局部的清洁和卫生。应该经常的更换尿布,并且及时换洗尿湿的裤子,可以避免阴道炎反复发作。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婴幼儿阴道炎要如何治疗。

1、注意外阴部位的清洁护理

婴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外阴部位的清洁和卫生,经常使用温水冲洗外阴,部位能够有效的缓解局部刺痒和细菌滋生。对阴道炎疾病有一定的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也可以通过局部使用护肤乳膏来进行治疗,具有一定的护肤和杀菌消炎的作用,可以避免外阴部位细菌感染。

2、局部药物清洗

阴道炎的诱发因素比较多,也可能是由于滴虫性阴道炎或者霉菌性阴道炎引起的症状,所以应该进行相关的检查和治疗。要根据实际发病因素不同进行合理的治疗,避免引起误诊的危害,可以通过外部使用高锰酸钾溶液冲洗患处来改善病情,选择一定浓度的、小苏打溶液进行外阴清洗,能够改善局部瘙痒和刺痛感。

3、药物治疗

如果出现了严重的阴道炎,通过常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可以选择药物治疗的方法来改善病情,局部涂抹红霉素软膏或者氟康唑胶囊,都具有一定的杀菌消炎和抗真菌的作用,对于念珠菌感染引起的阴道炎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也可以选择口服头孢类消炎药来进行治疗。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