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慢性肺炎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小儿慢性肺炎治疗前需注意避免交叉感染、完善病原学检查、评估营养状态、排查基础疾病、暂停疫苗接种。慢性肺炎指病程超过3个月的肺部炎症,常见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支原体等,治疗前充分准备有助于提升疗效。
1、避免交叉感染
患儿就诊前应佩戴口罩,减少与其他呼吸道疾病患者接触。家长需注意室内通风,每日开窗2-3次,每次30分钟以上。患儿使用的餐具、毛巾等物品应单独消毒,可采用煮沸或紫外线消毒方式。慢性肺炎患儿免疫力较低,接触病原体可能导致病情加重。
2、完善病原学检查
治疗前应完成痰培养、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检查。支原体抗体检测有助于明确是否为支原体感染,必要时可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获取病原学证据。这些检查能帮助医生针对性选择抗生素,如阿奇霉素干混悬剂适用于支原体感染,头孢克洛颗粒对细菌性肺炎有效。
3、评估营养状态
慢性肺炎患儿常伴有营养不良,治疗前应测量身高体重,检查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等指标。家长可准备3-7天的饮食记录供医生参考。存在营养不良时需调整饮食结构,增加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摄入,必要时使用肠内营养粉补充营养。
4、排查基础疾病
需通过胸部CT、肺功能等检查排除先天性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原发性免疫缺陷等疾病。部分患儿可能合并胃食管反流或哮喘,这些基础疾病会影响肺炎治疗效果。医生可能建议进行心脏超声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导致的肺淤血。
5、暂停疫苗接种
急性发作期应暂缓所有疫苗接种,待病情稳定后补种。家长需携带疫苗接种本就诊,供医生评估接种计划。肺炎球菌多糖疫苗、流感疫苗等可在恢复期后接种,但需与灭活疫苗间隔14天以上。活疫苗如麻疹疫苗需延迟至停药3个月后接种。
治疗期间家长应保持患儿居室温度在20-24℃,湿度维持在50%-60%。每日分次少量饮水,总量按每公斤体重80-100毫升计算。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粥类、面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温和运动,但需避免剧烈活动。定期复查胸片观察病灶吸收情况,若出现呼吸急促、持续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