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储备功能的评估指标有哪些
卵巢储备功能的评估指标主要有抗苗勒管激素、基础卵泡刺激素、基础雌二醇、窦卵泡计数、抑制素B等。
1、抗苗勒管激素
抗苗勒管激素由卵巢窦前卵泡和小窦卵泡的颗粒细胞分泌,其水平与卵巢内剩余卵泡数量呈正相关。该指标在月经周期中波动较小,可随时检测,是评估卵巢储备功能的敏感指标。抗苗勒管激素水平降低提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可能影响生育能力。检测时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避免单一指标误判。
2、基础卵泡刺激素
基础卵泡刺激素是月经周期第2-3天检测的促性腺激素,反映垂体对卵巢反馈的调节状态。其水平升高常提示卵巢储备功能减退,但易受激素类药物、卵巢手术等因素干扰。检测需在早卵泡期进行,数值超过一定阈值时需警惕卵巢功能异常。临床中常与抗苗勒管激素联合检测以提高准确性。
3、基础雌二醇
基础雌二醇是月经周期早期测量的雌激素水平,异常升高可能预示卵巢储备功能降低。但该指标易受卵巢囊肿、激素治疗等影响,单独使用价值有限。通常与卵泡刺激素联合分析,若卵泡刺激素正常而雌二醇升高,可能提示早期卵巢功能减退。检测时需排除其他雌激素来源的干扰因素。
4、窦卵泡计数
窦卵泡计数通过阴道超声在月经早期观察直径2-10毫米的卵泡数量,直接反映卵巢储备情况。该检查无创且直观,但受操作者经验影响较大。双侧卵巢窦卵泡总数少于一定数量时提示储备功能下降。超声检查还可同步评估卵巢体积、血流等参数,为临床提供更多参考信息。
5、抑制素B
抑制素B由小窦卵泡分泌,可通过负反馈调节卵泡刺激素释放。其水平下降早于卵泡刺激素升高,可作为卵巢储备功能的早期预测指标。但检测方法尚未完全标准化,临床普及度较低。抑制素B与抗苗勒管激素联合检测能更全面评估卵泡质量,对辅助生殖技术中的卵巢反应性预测有重要价值。
评估卵巢储备功能时建议选择月经周期第2-3天进行多项指标联合检测,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波动干扰结果。日常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卵巢功能,35岁以上女性或备孕困难者可定期进行卵巢功能评估,发现异常及时就医。检测结果需由专业医生结合临床情况综合解读,避免自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