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恢复期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川崎病恢复期需注意定期复查、药物管理、饮食调整、症状监测及预防感染。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性儿童疾病,恢复期护理对预防冠状动脉病变至关重要。
1、定期复查
恢复期需严格遵医嘱进行心脏超声、心电图等检查,监测冠状动脉是否扩张或形成动脉瘤。首次复查通常在出院后1-2周进行,后续根据病情每3-6个月复查一次,持续至少1-2年。若发现冠状动脉异常,需终身随访。
2、药物管理
阿司匹林肠溶片需按剂量持续服用至炎症指标正常,通常需6-8周。合并冠状动脉病变者可能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或华法林钠片抗凝。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治疗后11个月内避免接种活疫苗。所有药物调整须由心血管儿科医生指导。
3、饮食调整
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如鱼肉泥、蒸蛋、西蓝花等,避免辛辣刺激及高脂食物。服用阿司匹林期间减少富含水杨酸食物如蓝莓、樱桃摄入。合并冠脉病变者需限制钠盐,每日不超过3克。
4、症状监测
每日测量体温,观察是否再现发热。检查四肢末端是否出现脱皮或指甲横沟。关注有无胸闷、气促等心肌缺血表现。若出现结膜充血、皮疹等复发征兆,或冠状动脉病变相关症状,需立即就医。
5、预防感染
恢复期免疫力较低,应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外出佩戴口罩。勤洗手消毒,注意口腔清洁。接种灭活疫苗需与免疫球蛋白治疗间隔3个月以上。出现感染症状时避免自行服用退热药,需及时联系主治医生。
恢复期患儿应保持适度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尤其是合并冠状动脉病变者。保证充足睡眠,维持稳定情绪。家长需记录每日症状变化和用药情况,定期随访时提供给医生参考。恢复期护理需持续至医生确认完全康复,不可自行中断治疗或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