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喝酒对身体有什么危害
长期饮酒可能对肝脏、胃肠、心血管、神经系统及免疫系统造成损害,增加多种疾病风险。酒精代谢产物乙醛可直接损伤细胞DNA,诱发慢性炎症和器官功能障碍。
1、肝脏损伤
长期饮酒会导致酒精性脂肪肝,进而发展为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肝脏代谢酒精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可破坏肝细胞膜结构,抑制肝脏合成蛋白功能,表现为黄疸、腹水及凝血功能障碍。临床常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水飞蓟宾胶囊等药物辅助治疗,但戒酒是根本措施。
2、胃肠病变
酒精刺激胃黏膜可引发慢性胃炎、胃溃疡,增加胃癌风险。酒精抑制肠道吸收维生素B1和叶酸,导致吸收不良综合征。长期饮酒者常见反酸、上腹痛、黑便等症状,需通过胃镜检查确诊,可配合铝碳酸镁咀嚼片、瑞巴派特片等药物治疗。
3、心血管损害
过量饮酒会引起酒精性心肌病,表现为心室扩大、心力衰竭。酒精干扰脂质代谢可导致高甘油三酯血症,促进动脉粥样硬化。部分人群饮酒后可能出现血压骤升,增加脑出血风险。控制饮酒量对预防高血压和冠心病有重要意义。
4、神经毒性
酒精作为神经抑制剂,长期摄入可造成大脑皮层萎缩、海马体体积缩小,引发记忆力减退和认知功能障碍。维生素B1缺乏会导致韦尼克脑病,出现眼球运动障碍、共济失调等症状。戒断时可能出现震颤谵妄,需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控制症状。
5、免疫抑制
酒精会削弱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功能,增加肺炎、结核等感染风险。长期饮酒者术后伤口愈合延迟,疫苗应答率降低。酒精还干扰T淋巴细胞分化,可能促进肿瘤细胞免疫逃逸,与口咽癌、食管癌等恶性肿瘤发生相关。
建议饮酒者逐步减少饮酒频次与单次饮用量,优先选择低度酒并避免空腹饮酒。日常需补充维生素B族和优质蛋白,定期进行肝功能、胃镜等检查。出现呕血、意识障碍等急症需立即就医。通过心理咨询、替代疗法等方式可帮助建立戒酒动机,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纳曲酮等药物辅助戒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