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与胆囊息肉区别
胆结石与胆囊息肉是两种不同的胆囊疾病,主要区别在于形成机制、成分及临床表现。胆结石主要由胆固醇或胆色素沉积形成固态结晶,胆囊息肉则是胆囊壁黏膜的赘生物,多为良性增生或胆固醇沉积。
胆结石通常因胆汁成分失衡导致胆固醇过饱和或胆红素代谢异常而形成,常见诱因包括高脂饮食、肥胖、快速减肥等。患者可能出现右上腹绞痛、饭后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尤其进食油腻食物后加重。超声检查可见胆囊内强回声团伴声影。治疗需根据症状选择药物溶石或胆囊切除术,常用药物如熊去氧胆酸胶囊、鹅去氧胆酸片等。
胆囊息肉多由胆囊上皮增生或胆固醇局部堆积引起,90%为胆固醇性息肉。多数患者无症状,少数可能出现隐痛或消化不良。超声显示胆囊壁向腔内凸起的固定性病变,无移动性。直径超过10毫米、单发、基底宽的息肉需警惕癌变风险,建议手术切除。无症状小息肉可定期复查,无需特殊用药。
两种疾病均需避免高胆固醇饮食,规律进食早餐有助于胆囊排空。胆结石急性发作期应禁食并就医,胆囊息肉患者每6-12个月复查超声监测变化。若出现持续腹痛、发热或息肉快速增长,应及时就诊评估手术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