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造影术主要有什么适应症
冠状动脉造影术主要适用于诊断冠心病、评估心肌缺血程度、明确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位置、指导介入治疗或搭桥手术决策、排查不明原因胸痛或心力衰竭等。
1、诊断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是确诊冠心病的金标准,通过注入造影剂可直观显示冠状动脉的解剖结构和血流情况。当患者存在典型心绞痛症状或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时,该检查能明确是否存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导致的管腔狭窄。对于运动负荷试验阳性的高危人群,造影可帮助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血运重建治疗。
2、评估心肌缺血
对于已确诊冠心病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能定量评估心肌缺血的范围和严重程度。通过观察侧支循环形成情况、病变血管数量以及狭窄程度超过70%的病变位置,可预测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该评估对制定药物治疗方案或决定是否行支架植入术具有关键指导价值。
3、明确狭窄位置
冠状动脉造影能精确定位血管狭窄或闭塞的具体节段,包括左主干、前降支、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等主要分支的病变情况。对于多支血管病变患者,可清晰显示"罪犯病变"的位置,这对规划介入治疗的策略至关重要。同时能鉴别血管痉挛、肌桥压迫等特殊类型的狭窄。
4、指导手术决策
根据造影结果可明确判断患者更适合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还是搭桥手术。对于左主干病变、多支血管弥漫性病变或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通常建议选择搭桥手术。而局限性单支或双支病变则可能更适合支架植入术。造影还能帮助外科医生规划搭桥手术的血管吻合位置。
5、排查胸痛原因
对于持续胸痛但无创检查结果不明确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可排除冠状动脉异常。能鉴别主动脉夹层、心肌病、冠状动脉畸形等非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对于心力衰竭患者,可判断是否由缺血性心肌病引起,同时评估左心室功能及瓣膜情况,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冠状动脉造影属于微创检查,术前需评估肾功能及造影剂过敏风险。术后建议卧床休息6-12小时,穿刺部位加压包扎避免出血,适量饮水促进造影剂排泄。患者应遵医嘱继续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等冠心病危险因素,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出现穿刺处血肿、胸痛加重或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