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的抢救时间
心脏骤停的抢救时间一般为4-6分钟,超过这一时间可能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心脏骤停的黄金抢救窗口期与心肺复苏和除颤的及时性密切相关,需立即启动急救流程。
心脏骤停发生后,脑细胞在缺氧状态下4分钟内开始出现损伤,6分钟后损伤程度显著加重。这一阶段内实施心肺复苏可维持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每延迟1分钟抢救成功率下降。自动体外除颤仪的使用能提高室颤导致的心脏骤停复苏概率,但需在倒地后3-5分钟内完成首次电击。抢救过程中持续高质量胸外按压是关键,按压深度5-6厘米,频率100-120次/分钟,尽量减少中断。对于非专业人员,单纯胸外按压式心肺复苏同样有效,可维持至专业急救人员到达。
心脏骤停患者经现场抢救恢复自主循环后,仍需尽快转运至医院进行高级生命支持。低温保护可减轻脑损伤,目标体温管理需维持32-36摄氏度24小时。后续治疗包括寻找病因、预防多器官功能障碍等。日常生活中应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公共场所配备自动体外除颤仪,家庭成员中有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时可考虑家用预警设备。定期体检、控制高血压等基础疾病是预防心脏骤停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