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和胆结石的区别
胆囊息肉和胆结石是两种不同的胆囊疾病,主要区别在于病变性质、形成机制及临床表现。胆囊息肉多为胆囊壁的赘生物,胆结石则是胆囊或胆管内形成的固体结晶。
1、病变性质
胆囊息肉是胆囊黏膜向腔内突出的局限性隆起,多为良性病变,包括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等。胆结石是由胆汁成分沉淀形成的固体团块,主要成分为胆固醇、胆色素或混合型,可能引发胆道梗阻或感染。
2、形成机制
胆囊息肉的形成与胆固醇代谢异常、慢性炎症刺激或基因突变有关,通常生长缓慢。胆结石的形成与胆汁成分失衡、胆囊收缩功能减退、细菌感染等因素相关,可能短期内增大或引发急性症状。
3、临床表现
胆囊息肉多数无症状,常在体检中发现,偶有右上腹隐痛或餐后腹胀。胆结石可能长期无症状,但结石移动时可引发胆绞痛,表现为突发右上腹剧痛、恶心呕吐,可能伴随发热或黄疸。
4、影像学特征
超声检查中胆囊息肉表现为附着于胆囊壁的固定强回声团,后方无声影。胆结石则为胆囊内可移动的强回声团,后方伴声影,若结石嵌顿于胆总管,可见肝内外胆管扩张。
5、处理原则
直径超过10毫米的胆囊息肉或短期增长较快者建议手术切除。无症状胆结石可观察,反复发作胆绞痛、胆囊炎或合并并发症者需行胆囊切除术,胆总管结石可能需内镜取石。
建议定期进行肝胆超声检查监测病情变化,避免高胆固醇饮食,保持规律进食习惯。若出现持续性腹痛、皮肤巩膜黄染或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评估。术后患者需遵循低脂饮食,逐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促进胆汁排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