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样脂肪瘤是什么
髓样脂肪瘤是一种由成熟脂肪组织和造血组织构成的良性肿瘤,多发生于肾上腺,也可出现在腹膜后、纵隔等部位。
1、发病机制
髓样脂肪瘤的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肾上腺皮质细胞化生、局部组织异常分化有关。部分病例显示与长期内分泌刺激或代谢异常存在关联,但多数患者无明确诱因。肿瘤由比例不等的脂肪细胞和骨髓造血细胞构成,通常生长缓慢且无内分泌功能。
2、临床表现
多数髓样脂肪瘤无明显症状,常在体检时通过影像学检查偶然发现。当肿瘤体积超过4厘米时,可能出现腹部隐痛、腹胀等压迫症状。极少数情况下因肿瘤内出血导致突发性腰背部剧痛,需与急腹症鉴别。
3、诊断方法
超声检查可发现肾上腺区高回声团块,CT表现为脂肪密度与软组织密度混杂的占位,MRI的T1加权像显示脂肪信号特征。确诊需结合病理检查,可见成熟脂肪细胞与三系造血组织共存,但通常无须术前活检。
4、治疗原则
无症状的小体积肿瘤建议定期随访观察,每6-12个月复查影像学。直径超过4厘米或出现压迫症状时,可采取腹腔镜手术切除。对于合并出血或诊断不明确的病例,需行开放性手术探查并送病理检查。
5、预后情况
髓样脂肪瘤属于良性病变,完整切除后无复发风险。未治疗的小肿瘤长期随访显示生长缓慢,恶变概率极低。术后患者无须特殊治疗,但建议控制体重、避免外伤以防肿瘤区域出血。
发现肾上腺占位后应避免剧烈运动或腹部按摩,定期监测血压和激素水平。饮食注意减少高脂食物摄入,每年进行腹部超声复查。若出现持续腹痛、体重骤降等异常情况需及时就诊,排除其他肾上腺疾病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