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胶体显像适应症

肝胶体显像适用于评估肝脏功能、检测占位性病变及辅助诊断肝硬化等疾病。主要有肝血流灌注评估、肝占位性病变筛查、肝硬化辅助诊断、肝移植术后监测、不明原因肝肿大鉴别诊断等适应症。

肝胶体显像适应症

1、肝血流灌注评估

肝胶体显像通过放射性核素标记的胶体颗粒被肝脏网状内皮系统摄取的特点,可直观显示肝脏血流分布情况。当出现局部血流减少或缺失时,提示可能存在血管异常或局部功能受损。该方法对肝动脉-门静脉分流、布加综合征等血管性病变具有筛查价值,检查前需停用影响网状内皮系统功能的药物。

2、肝占位性病变筛查

肝脏恶性肿瘤、血管瘤等占位性病变在显像中表现为放射性稀疏区或缺损区。胶体显像联合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可提高小病灶检出率,对肝囊肿、脓肿等良性病变也有鉴别意义。但需注意,直径小于1厘米的病灶可能无法显示,需结合超声或CT进一步确认。

3、肝硬化辅助诊断

肝硬化患者典型表现为肝脏放射性分布不均伴脾脏异常显影增强,反映肝内网状内皮细胞功能减退及脾功能亢进。显像可评估肝纤维化程度,对酒精性肝病、血吸虫性肝纤维化等具有辅助诊断价值。检查时需配合血清学指标综合判断。

肝胶体显像适应症

4、肝移植术后监测

术后定期显像可评估移植肝的网状内皮系统功能恢复情况,早期发现排斥反应或血管并发症。典型排斥反应表现为肝区放射性摄取弥漫性减低,而肝动脉血栓形成则出现大片放射性缺损区。检查应在专业核医学科室进行。

5、不明原因肝肿大鉴别

对于临床触诊或超声发现的肝肿大,胶体显像可区分弥漫性实质病变与局灶性占位。肝淀粉样变性、脂肪肝等弥漫性疾病表现为放射性分布普遍稀疏,而多发性肝转移灶则呈散在缺损区。检查前需排除妊娠等禁忌证。

肝胶体显像适应症

进行肝胶体显像前3天应避免进行钡剂造影检查,检查当日空腹4小时以上。显像后建议多饮水促进放射性药物排泄,哺乳期妇女应暂停哺乳24小时。若发现异常显像结果,需结合肝功能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等进一步明确诊断,肝硬化患者应定期复查监测病情进展。日常需注意避免肝毒性药物使用,保持规律作息与均衡饮食。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