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还没掉就长出新牙怎么办
儿童乳牙未脱落恒牙已萌出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干预。乳牙滞留合并恒牙异位萌出可能与乳牙根吸收不全、恒牙胚位置异常、颌骨发育不足、口腔不良习惯、遗传因素等有关,需通过临床检查结合影像学评估制定处理方案。
1、乳牙拔除
当恒牙已突破牙龈而乳牙松动度不足时,通常需由口腔医生拔除滞留乳牙。乳牙拔除后,部分恒牙可自行调整至正常位置。常见适应证包括乳牙牙根吸收少于三分之一、继承恒牙明显唇舌向错位等情况。操作需采用专用牙科钳,避免损伤恒牙胚,术后需咬棉球止血30分钟。
2、间隙维持
对于过早丧失的乳磨牙,可能需要佩戴间隙保持器防止邻牙倾斜。固定式舌弓保持器适用于单侧乳磨牙缺失,可维持缺牙间隙直至恒牙萌出。活动式保持器则适用于多颗乳牙缺失,需定期调整以适应颌骨发育。保持器每日需用清水冲洗,避免进食过硬食物。
3、正畸牵引
恒牙完全萌出于异常位置时,可能需通过正畸装置进行牵引矫正。片段弓技术可用于唇侧异位恒前牙的压低与内收,通常需要3-6个月完成排齐。对于完全埋伏阻生的恒牙,则需手术开窗后粘结托槽进行牵引。治疗期间需特别注意口腔卫生,使用正畸专用牙刷清洁托槽周围。
4、颌骨扩展
上颌骨宽度不足导致的恒牙拥挤,可采用快速腭扩展装置进行治疗。螺旋扩弓器通过旋转中缝扩大上颌宽度,每日加力两次,持续2-3周可获5-7毫米扩展量。治疗期间可能出现暂时性中线偏移或后牙开合,通常会在保持期自行调整。扩展完成后需维持3-6个月防止复发。
5、习惯矫正
长期吮指、口呼吸等不良习惯可能加重牙弓狭窄,需配合肌功能训练。舌位练习可帮助建立正确吞咽模式,每天进行3组舌尖顶腭训练,每组维持5秒。唇肌训练器能改善口轮匝肌张力,每日使用10分钟。对于鼻呼吸道阻塞导致的口呼吸,应转诊耳鼻喉科处理原发病因。
家长应每3-6个月带孩子进行口腔检查,乳恒牙替换期需重点关注下颌前牙区与上颌乳磨牙区。日常饮食应增加苹果、胡萝卜等需咀嚼的食物刺激颌骨发育,避免长期进食过于精细的软食。使用含氟牙膏刷牙时,家长需协助清洁难以触及的牙面,建议每日使用牙线清理后牙邻面。发现乳牙松动异常或恒牙萌出位置偏离时,应及时到儿童口腔科就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