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房间隔缺损该注意些什么
房间隔缺损患者需注意定期复查、预防感染、控制活动强度、合理饮食及遵医嘱用药。房间隔缺损是一种先天性心脏病,指左右心房间的隔膜存在异常开口,可能导致血液异常分流。
1、定期复查
房间隔缺损患者需通过心脏超声等检查定期监测缺损大小和心功能变化。婴幼儿患者每3-6个月需评估生长发育与心脏负荷情况,成人患者每年至少复查一次。若出现活动后气促、心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缺损较大者可能需介入封堵或外科手术干预。
2、预防感染
患者需特别注意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在进行口腔治疗、内镜检查等有创操作前应告知医生病史,必要时遵医嘱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日常需保持口腔卫生,及时治疗龋齿或牙龈炎,避免呼吸道感染诱发心力衰竭。
3、控制活动
轻度缺损患者可进行散步、游泳等低强度运动,但需避免剧烈运动或竞技性体育项目。中重度缺损者应限制活动量,出现呼吸困难、紫绀时立即停止活动。儿童患者在校期间需与学校沟通调整体育课强度。
4、合理饮食
建议采用低盐、高蛋白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合并肺动脉高压者需控制液体摄入量,避免加重心脏负担。婴幼儿患者应保证充足热量促进生长发育。
5、规范用药
需严格遵医嘱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片)、强心药(如地高辛片)或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钠片)。不可自行调整剂量,用药期间定期监测电解质、凝血功能等指标。若出现药物不良反应需及时与主治医生沟通。
房间隔缺损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情绪激动。冬季注意保暖防止呼吸道感染,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孕妇患者需在孕前咨询心脏科医生评估妊娠风险,孕期加强心功能监测。日常可记录血压、心率等数据,复诊时供医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