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和哪些疾病鉴别
中耳炎需要与分泌性中耳炎、外耳道炎、突发性聋、鼻咽癌、梅尼埃病等疾病进行鉴别。中耳炎主要表现为耳痛、听力下降、耳闷胀感等症状,但不同疾病在病因和症状上存在差异,需结合临床检查明确诊断。
1、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以鼓室积液为主要特征,多由咽鼓管功能障碍或上呼吸道感染引起。患者常表现为耳闷、听力减退,但耳痛较轻或无痛。检查可见鼓膜内陷或液平面,声导抗测试呈B型曲线。治疗需解除病因,如鼻用糖皮质激素喷剂、咽鼓管吹张,必要时行鼓膜穿刺引流。
2、外耳道炎
外耳道炎是外耳道皮肤及皮下组织的炎症,常见于挖耳损伤或游泳后感染。典型症状为耳痛、耳痒、耳道分泌物,牵拉耳廓时疼痛加剧。检查可见耳道红肿、糜烂或脓性分泌物,鼓膜多正常。治疗需清洁耳道,局部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等抗生素,避免进水刺激。
3、突发性聋
突发性聋为72小时内发生的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可能与病毒感染或内耳微循环障碍有关。患者突发单侧听力减退,可伴耳鸣、眩晕,但无耳痛或耳溢液。纯音测听显示中高频听力下降,需与中耳炎传导性聋鉴别。治疗需尽早使用糖皮质激素、改善微循环药物如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
4、鼻咽癌
鼻咽癌早期可能以单侧分泌性中耳炎为首发表现,因肿瘤压迫咽鼓管导致。患者常有涕中带血、颈部淋巴结肿大,EB病毒抗体检测阳性。鼻咽镜检查可见鼻咽部新生物,病理活检可确诊。治疗需根据分期选择放疗、化疗或靶向治疗,中耳症状随原发病控制缓解。
5、梅尼埃病
梅尼埃病是内耳膜迷路积水性疾病,典型表现为发作性眩晕、波动性听力下降及耳鸣。眩晕持续20分钟至数小时,与中耳炎继发迷路炎不同。耳科检查可见感音神经性聋,甘油试验可辅助诊断。治疗以限盐、利尿剂如氢氯噻嗪片为主,严重者可行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
中耳炎患者需避免用力擤鼻、游泳时进水,保持耳道干燥。急性期应充分休息,饮食宜清淡,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如出现高热、剧烈头痛、面瘫等,需警惕并发症并及时就医。日常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但治疗核心仍以规范用药和病因管理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