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大出血怎么回事,怎么办
产后大出血可能由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子宫内翻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按摩子宫、药物止血、手术缝合、输血治疗、子宫动脉栓塞等方式治疗。
1、子宫收缩乏力
产后子宫收缩乏力是导致产后大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可能与产程延长、多胎妊娠、羊水过多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子宫轮廓不清、阴道流血量多且呈暗红色。可通过按摩子宫促进收缩,遵医嘱使用缩宫素注射液、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麦角新碱注射液等药物加强宫缩。
2、胎盘因素
胎盘滞留、胎盘植入或胎盘部分残留可能导致产后大出血,通常表现为胎盘娩出后阴道持续流血且伴有血块。需在超声引导下行清宫术,严重时需进行子宫切除术。可遵医嘱使用氨甲环酸注射液、酚磺乙胺注射液等止血药物。
3、软产道裂伤
分娩过程中可能发生宫颈、阴道或会阴部裂伤,通常表现为胎儿娩出后立即出现鲜红色血液流出。需及时进行手术缝合止血,可配合使用吸收性明胶海绵、纤维蛋白胶等局部止血材料。
4、凝血功能障碍
妊娠合并血液系统疾病或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可能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导致产后大出血,通常表现为全身多部位出血且血液不凝。需立即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或血小板,同时治疗原发病。
5、子宫内翻
子宫内翻是罕见的产科急症,可能与不当牵拉脐带或宫底压力有关,通常表现为突发剧烈腹痛、休克及大量阴道流血。需立即手法复位或手术复位,同时进行抗休克治疗。
产后大出血属于产科急症,产妇及家属应密切观察出血量、颜色及生命体征变化。产后注意保持会阴清洁,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饮食上应增加富含铁和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深色蔬菜等,促进血红蛋白合成。适当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超声,监测子宫复旧情况。出现头晕、心悸等贫血症状时应及时就医。